第52章
师灵芸追问道:“姐姐这话什么意思?她能得个什么前程??”
王嬛君略一迟疑,又恐附近人多嘴杂,便道:“不过随口一说罢了,你这就信了不成?”
三人用过饭后便在饭厅内等候女官召唤。这其中有个缘故,此次选秀其实是从民间女子开始遴选的,全国各个郡县先从本地选拔出一批美貌知理的良家女子送入宫廷,共有数百人,从中筛选出才貌出众者八十名分入各处宫苑,或为乐姬,或为女史,或封才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不良者会被驱逐出宫,余者留下的将学习宫规,最后经过层层考察合格后方能得到伴驾的资格。而各官员世族家的小姐就没有这般复杂,入宫后直接称为“女史”,只要头一日才艺合格了便能留下,每日主要做的就是熟悉宫规礼仪。除此之外,她们也更加轻松一些,可以在固定的花园及宫室内活动消遣,虽不能带丫鬟进来,但每人会分一名宫女们服侍,只是要呆足一个月后才能返家。
算上头一日的筛选,这才是第二日,还剩下二十九日。
妙懿只觉得每一刻都十分难熬。入宫前她已同许夫人撕破了脸,幼弟妙光也不知从哪儿听来的消息,那日说出的话着实令她伤心。不过在她临走的前一日,妙光眼眶红红的跑去找她,姐弟俩相对无言,只是默默垂泪。她知道,总有一日弟弟会理解她这样做的缘由。
“在想什么呢那么出神?”师灵芸轻轻推了推妙懿的肩膀。
“没什么。嬛君姐姐刚才说起前程的事,似乎对沈小姐十分笃定的样子。”
王嬛君见左右无人注意,遂压低了声音道:“我也不过是随意猜的,因同你们好,也不怕你们传扬出去。”
“这个自然。”师灵芸迫不及待。
“你们觉得当今膝下几位成人的皇子都如何?”
“似乎都不怎么样。”师灵芸想了半天才得出这个结论。
大皇子去年死了王妃,现在是个鳏夫,生母也不过是个低等嫔妃罢了。二皇子虽说是正统嫡出,却是个瘸子,早就是废人一个了。三皇子近些年虽得众人交口称赞,但他身后站着沈家,谁知这些人是捧着沈家还是效忠于他呢。四皇子身材微胖,看着一团的孩子气,现在还说不好。
妙懿略一思索,道:“姐姐说的可是这个人?”
见她用手指比了个“三”字,王嬛君微微颔首,道:“这个不难猜,他们是一条线上的蚂蚱,怎能不想法子凑到一处去?”
沈牡丹是沈贵妃的侄女,朝中闺秀的佼佼者,为了沈家今后长长久久的荣华富贵,凭着沈贵妃如今的地位,恐怕要尽力撮合了。
“这后宫就如他们自家开的一般。这一对也真是王八绿豆,凑到一处才般配呢!”师灵芸有些不屑。
王嬛君忙冲她摆手,示意她隔墙有耳。王嬛君的性子虽比旁人稳重些,但毕竟年纪还小,有些话也忍不住与好友分享。只是说完了又有些后怕,毕竟是在背后议论皇家,甚至涉及到承位之事,关系重大。师灵芸和妙懿再三向她保证不会说出去。
这时,已有女官前来宣太后旨意,请众小姐入女史馆修习礼仪宫规,修妇德妇言,扬女子美德,众女于是伏地拜叩谢恩。
师灵芸悄声道:“单修妇德,不修夫德,今后夫妻俩总归还得打架。”
王嬛君正色道:“这话可不能胡说!”
师灵芸抿了抿嘴,“姐姐别气,不过玩笑罢了。这回你得了我的短儿,总该不担心我将你的话传出去了吧!”
王嬛君这才明白了她的意思,无奈的摇了摇头,伸指点了点她的额头,嗔道:“你这丫头,原来在这儿等着我呢。”
妙懿也插嘴道:“要不我也说一个?”被王嬛君轻轻掐了一把,说了句:“调皮。”
三人正乐着,忽见沈牡丹从几人身边经过,忙默契的全部住了口。待入了女史馆,内有一间极阔敞的书室,里面已坐得个半满。妙懿不动声对色的打量了一番,见俱是容貌美丽的女子,看神情,有的高傲,有的矜持,有的面带喜色,有的垂头而坐,目不斜视;但更多的是拘谨木讷,带着丝丝紧张,尤其是见了妙懿等众人从外面进来,先是紧盯着瞧,待触及贵女们的衣饰打扮之后,反映各不相同。有的不屑,有的满眼羡慕,有的状似稳重,却低头偷瞄众人裙摆绣鞋的,不一而足。待女官入内后方才恢复了拘谨之态。
妙懿知道,这些都是从民间遴选出来的小家碧玉。
两个时辰的讲解足以令人精疲力竭。
中间休息的时候,师灵芸忍不住道:“不会每日就听这些吧?比书院里教经史集子的还无趣,我都快瞌睡了。”可惜没胆子睡。这里是皇宫,要是不小心丢了人,回去非被母亲捶死不可,还得连累老爹丢人,姐姐们非笑死她不可。
“若只是学规矩就好了。”
妙懿还巴不得如此。可惜费了好大的力气将众人弄进宫来,难倒就是为了学规矩?规矩到哪里都能学,恐怕关键还是看人。她用眼睛四下一扫,见周围侍立的宫女还真不少,心内渐渐有了些计较。
说是学习礼仪,其实也就头三日比较严格,到了第四日就轻松了许多,基本以女官讲解皇室历史以及历任皇帝的功勋,宫妃如何贤德为主。这些贵女们入宫前人人都下过一番苦工,生怕丢脸,这些早就背得滚瓜乱熟了。讲解的女官每日都不同,偶尔遇到口才出众,语言活泼的,反而是一种享受,不觉难熬。
这一日午饭后,妙懿呆在屋里也不出去。午后没有安排,众女可自由活动,许多人都出门游园,或在公用的花厅中开茶会诗会,或琴棋书画,或诗词歌赋,或刺绣焚香,没有这些人不擅长的。甚至其中还夹杂着些传闻,谁谁在某处遇见了赏花的李嫔娘娘,谁谁得了哪位宫妃的赞誉,又有谁凑巧看见了大皇子,还被叫去问了话——一说只是看见经过,只是立在原地请安而已,没有说话。种种传言,不一而足。
师灵芸和王嬛君每次来找妙懿时总能搜罗一大堆的消息,年轻姑娘们被困在宫里,又没旁的事可做,只有嚼一嚼舌根子解闷。
“你这也太悠闲了,才知道你懒,如今越发连门偶读不出了。”
听着师灵芸的抱怨,妙懿微微一笑,从榻上坐起身,道:“我这叫偷得浮生半日闲,外面日头那么大,我可不出去。”
“再这么呆下去我都快发霉了。”师灵芸可是个坐不住的主儿,一力撺掇道:“灵璧不在,咱们就该自己找乐子玩,总呆在屋子里可不闷得慌?你瞧沈牡丹,我每次来都不见她,可见宫里好地方多,人家不屑呆在这一处小小的宫室中。说来也是,这大明宫奢华无比,可惜咱们从前也只是听说,都没进来过,这回再不得了空好好瞧瞧,出去等人家问起来,来了一趟那都没瞧见过,岂不令人耻笑?”
死说活说才将妙懿拉出了门。
三人在揽月宫后的小花园里扑了一会蝴蝶,忽见假山后转出四个人来,因在一起也有几日了,也差不多熟悉了,妙懿认出几人分别名为陈可人,郑端琳,韩慈苑与何美娘。
韩慈苑率先笑道:“我还说人少冷清了,没想到竟遇见了几位妹妹。”
众人难免寒暄了一番,说道玩处,都觉得无处可去,最后还是韩慈苑提议道:“不如我们同去弘音殿转转。”
师灵芸有些动心。
皇宫里专门供养歌舞乐姬和歌者词人的地方唤作弘音殿,那里是当今天下所有才子才女共同向往之所,聚集了文人墨客无数,许多锦绣文章及优美诗文都是从此处传播出去的。女学里每年都会发放宫廷诗稿集子,人人争阅,但凡念过几年书的人都无不被弘音殿的大名所震慑,小姑娘们更是对此处有些不切实际的美好幻想。
“那我们一同去吧。”
妙懿虽觉得这个提议应该再考虑一下,可惜师灵芸有些迫不及待,一口就答应了下来,也只得跟着一同去。
结果,她后悔了。
大皇子、三皇子和四皇子都在此处陪太后赏乐。众女觉得不妥,待要退出,又恐是否要先向众位贵人请安;可进去又怕打扰。正在进退两难之时,有宫女出来传唤道:“太后娘娘请众女史入内赏乐。”
☆、第77章
却说众女来到弘音殿,本打算开开眼界,见识一下这座号称大明宫精华之所在的殿宇。哪知天缘凑巧,太后正在殿内赏乐,在座相陪的还有大皇子、三皇子和四皇子。
几位少女互相对望了几眼,跟着宫女从黑漆角门入了正殿。但见此处何其雄伟,足能容纳下数千人。殿内左右各由十二根红漆大柱支撑,每跟柱子总有四五人合抱粗细,根根光可鉴人。上顶数层楼高的房梁,下撑墨玉凿折枝莲花纹地砖,巨大的琉璃四季繁花宫灯共悬了十来盏,光底下缀的流苏就有一人多高。铺设红毯的高高玉阶之上坐定一位老妇人,头戴金冠,身披凤袍,皇子们身着蟒袍玉带,分坐左右,宫女太监们执羽扇拂尘在旁侍立。玉阶之下,百名乐工跪坐于大殿正中奏乐,其技艺之高超,乐音之优美,足可绕梁三日。听到最后,连太后都露出了赞许之态。
“此乐甚美,何名?”
三皇子立起身来,朗声答道:“回太后,此乃乐师新谱之曲目,尚未取名,还望太后赐名。”
太后想了想,道:“此曲中琵琶,琴,筝,鼓声俱全,再加笙、笛、萧、管等乐器,既有高山流水之境,又有百鸟朝凤之音,若想形容此曲,怕只能用“升平”二字囊括其音之盛了。”
三皇子闻言,笑叹道:“无怪父亲常言,‘论起乐之一字,还是太后比我更胜一筹’,孙儿觉得实在再贴切没有了。”
大皇子与四皇子也异口同声说道:“此名甚妙,太后比孙儿们高出百倍去了。”说得太后也欢喜起来。
这时候,侍立在太后身旁的内侍太监在太后耳边轻声提醒了一句什么,太后的目光朝妙懿等人站立的位置扫去,面上的笑意尤未散去,道:“倒是把这些孩子们给忘了,快请过来坐吧。”
众女忙走过去跪倒向太后请安,太后道:“都抬起头来,让哀家好好瞧瞧。我这眼睛也花了,冷不丁乍一瞧还以为瞧见了七朵会走路的花儿呢。”
一名年岁大些的女官一边弯身倒茶端给太后,一边玩笑道:“可不就是七朵牡丹花吗?太后您老人家没看错,女史们个个都是人比花娇呢。”
太后笑道:“雪梅你说得不错,乍一瞧我还以为牡丹那丫头变成七个了呢,莫非她学了□□术不成吗?”
众人都听得笑了。
大皇子忽然开口道:“学没学过□□术孙儿是不得而知,太后不如问问三弟,他常去贵妃娘娘宫中,定然知晓些内情。”说着,有些斜睨了三皇子一眼。
三皇子洒然一笑,道:“大哥说得我好似万事皆知一般。论起来,她虽是我表妹,但毕竟不常见到。大哥若是关心她,还不如问问蕴琳,她们似乎总在一处做耍。”
“我上次瞧见牡丹姐姐,她都没理会我。”四皇子嬉皮笑脸的接茬道:“还是三哥招人稀罕,我和大哥都比之不及。”
三皇子不以为意的道:“许是她没瞧见你吧。应是四弟你总爱挑那没人留意的小径走的缘故,好几次在花园中瞧见你突然露头都差点吓到我。”
“得了,四弟,反正你三哥永远都有原因,咱们兄弟合起来都说不过他。”大皇子泰然自若的垂下眼帘,将茶盏搁到桌上,顺势拈了甜白瓷碟子里的一枚碧玉糕放入口中,
三皇子微微一笑,道:“大哥过奖,小弟不敢当。”
这时,雪梅笑盈盈的提醒太后道:“小姐们都还跪着呢。”
太后道忙道:“还不快搀扶起来。亏你还时时提醒着我,人老了,精神就不济。方才说道哪了?”
雪梅笑道:“太后不是听闻姑娘们多才多艺,吵着要听听吗?”
太后道:“是了,你不说我倒给忘了。”于是吩咐道:“你们挑了趁手的乐器,给哀家奏上一曲如何?”
凡是从太后口中发出的就是懿旨,众女怎敢不从?忙纷纷应是。先前奏乐的乐师们早就退下,为她们空出了大片空地。几人坐定后,先是低声交头接耳一阵,很快便挑中了一只简单优美,并适宜合奏的曲子,韩慈苑向太后报了曲名后,恩准演奏。于是,众人按照所长,各自分配了乐器。弘音殿内的乐器都是现成的,几人各挑了琴、筝、笛子、琵琶等乐器,由王嬛君拨响了第一根琴弦,悠扬的乐声从她纤细的指下流泻而出,接着是吹笛子的陈可人,品萧的何美娘,众人逐一加入,很快便合成一篇天籁之音。
忽而乐声渐止,只剩笛子呜呜咽咽,如月下同情人别离之殇。正自怨自艾间,琵琶声若有似无的掺了进来,琴音渐入佳境,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仿佛哀婉伤感的凄艳女子在月下翩跹起舞,回忆当年与情郎共度的美好时光。众人正沉醉在琵琶声中,琴萧又开始合奏,缓缓道出人世间悲欢之情。
七人的合奏越发默契起来。
琵琶是妙懿所弹,前后都没有她的事情,她只需弹奏中间短短的一段。本来她并不想挑琵琶,不过这里面只有她会弹些,便只好接过了这个任务。北疆离胡地本就不远,因当年昭君的关系,当地女子学琵琶很普遍,她在家时也同母亲学了两手,其他人都不擅长此乐器,生怕弹错了丢人,于是都挑自己最擅长的。妙懿想了想,单独演奏时还是决定少弹几个音。
她抱着琵琶坐在一旁等待曲终,心内暗暗告诫自己,今后若非不得已,再不踏出房门一步。左右不过一个月的功夫,熬过也就好了。只要不留在宫廷,嫁给谁都无所谓。她还想常去看看生母和弟弟,若进了宫,就算一年半载也见不着亲人一回。
一曲终了,众女拜谢了太后。太后用帕子沾了沾眼角,感慨道:“看着你们年轻姑娘家,让我也想到从前了。好,弹得好,难为你们了。”
韩慈苑恬然一笑,道:“在太后面前我们已然是献丑了。能为太后演奏一曲,臣女只觉三生有幸。”
太后满意的点了点头,又问身边几位皇子:“你们几个觉得如何呀?”
大皇子低头看了一眼玉阶下落落大方向太后回话的韩慈苑,又扫了众女一眼,道:“不错。”便再无评价。
三皇子笑道:“孙儿都听得入了迷。尤其是琵琶,虽难免疏漏了几个音,但意境已经出来了。假以时日还可更进一步。”
妙懿微微有些吃惊,不过转念一想,沈贵妃当年据说对歌舞乐曲极有研究,也以此渐宠于后宫,与官家也算是琴瑟和鸣。三皇子是她的儿子,精通音律也不奇怪。见三皇子没有朝她看过来,似乎并未留意到她,妙懿也稍微松了口气,头也就垂得更低了。不过,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因为害羞才如此的。
四皇子心思早就长了草飞到别处去了,轮到他说时,便胡乱赞了两声,说笛子吹得不错,怎么能吹得这么好,该赏。说得手捧竹笛的陈可人面色一红,羞涩的低下了头去。
太后又挑了几人问了些话,无非是爱好,父供何职,学了多少年乐器等等。其中她问王嬛君的话最多,后者懂事明理,说话也可人听,看太后的样子似乎也很是喜爱。
等轮到妙懿时,太后就只问了一句读过几年书便略去问下一个了。
对这样的冷落,妙懿不知该不该庆幸。唐家因为女儿得罪了太后,而后果恐怕要由自己来承担,想想都觉得窝火。正恼怒间,只觉有人正在看着自己,哪知她刚一抬头,那缕目光却又消失不见了。
问了半日,太后觉得乏了,吩咐道:“你们在这里说话吧,哀家先回去了。”说罢,摆驾回宫去了。
众人于是起身恭送。
太后走后,四皇子也随即离开了,留下大皇子和三皇子,以及七位如花似玉的少女。
三皇子温和一笑,道:“太后不在,你们也不必拘谨着。”
正值十七八岁的青年男子,戴金冠,系玉带,腰间佩戴着刻有龙纹的玉佩,容貌俊美,意气风发,笑容看似和煦却又隐含威压之气,堪称皇子中最夺目的一位。殿中的气氛明显与刚才不同了,何美娘与郑端琳左一个三殿下,右一个三殿下的同三皇子攀谈起来,从乐器乐理到经史集子,最后又聊到了诗词歌赋。陈可人明显没有二人博学,年纪又小,只跟着凑趣,却又常常插不进话去,只得转而同王嬛君几人说话。
大皇子面色有些阴郁,沉默的一个人饮茶。待杯盏空了,一只纤纤玉手伸了过来,指尖轻触青花瓷的杯壁,只见韩慈苑轻声说道:“让臣女帮大殿下倒茶。”
大皇子没有动,任由她执壶把盏服侍。
师灵芸小声同妙懿咬耳朵,道:“乖乖,真没看出来韩慈苑这般‘贤惠’,把人家宫女倒是挤到一旁去了。何美娘笑得太多了,郑端琳如此好的口才怎的从前我都不知道呢?”
妙懿叹了口气,道:“人各有志,咱们不要纠结于此,否则容易钻了牛角尖。”
耳畔忽闻一阵笑声,只听三皇子道:“方才你们那一曲‘十里桃花渡’着实动人,不知可否再奏一次给我听?”
郑端琳与何美娘对视了一眼,咯咯笑道:“只要三殿下愿意,这有何难的?”
说罢,召集七人复又操琴挽笛,吹弹起来。
曲毕,三皇子喝彩连连,道:“着实精彩。”他的目光打量过众人,最后落在了妙懿手里的琵琶上,道:“小姐的琵琶弹得甚美,”
妙懿感觉到旁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自己身上,也能感觉到有几道并非善意,忙自谦了两句。郑端琳笑道:“唐妹妹确实弹得好,将我们这些人都给比下去了呢。”语笑嫣然间,她目光流转,眸光照人,说不尽的秀美妩媚。“只是三殿下有些偏心,臣女们就奏得不好吗?”
王嬛君略一迟疑,又恐附近人多嘴杂,便道:“不过随口一说罢了,你这就信了不成?”
三人用过饭后便在饭厅内等候女官召唤。这其中有个缘故,此次选秀其实是从民间女子开始遴选的,全国各个郡县先从本地选拔出一批美貌知理的良家女子送入宫廷,共有数百人,从中筛选出才貌出众者八十名分入各处宫苑,或为乐姬,或为女史,或封才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不良者会被驱逐出宫,余者留下的将学习宫规,最后经过层层考察合格后方能得到伴驾的资格。而各官员世族家的小姐就没有这般复杂,入宫后直接称为“女史”,只要头一日才艺合格了便能留下,每日主要做的就是熟悉宫规礼仪。除此之外,她们也更加轻松一些,可以在固定的花园及宫室内活动消遣,虽不能带丫鬟进来,但每人会分一名宫女们服侍,只是要呆足一个月后才能返家。
算上头一日的筛选,这才是第二日,还剩下二十九日。
妙懿只觉得每一刻都十分难熬。入宫前她已同许夫人撕破了脸,幼弟妙光也不知从哪儿听来的消息,那日说出的话着实令她伤心。不过在她临走的前一日,妙光眼眶红红的跑去找她,姐弟俩相对无言,只是默默垂泪。她知道,总有一日弟弟会理解她这样做的缘由。
“在想什么呢那么出神?”师灵芸轻轻推了推妙懿的肩膀。
“没什么。嬛君姐姐刚才说起前程的事,似乎对沈小姐十分笃定的样子。”
王嬛君见左右无人注意,遂压低了声音道:“我也不过是随意猜的,因同你们好,也不怕你们传扬出去。”
“这个自然。”师灵芸迫不及待。
“你们觉得当今膝下几位成人的皇子都如何?”
“似乎都不怎么样。”师灵芸想了半天才得出这个结论。
大皇子去年死了王妃,现在是个鳏夫,生母也不过是个低等嫔妃罢了。二皇子虽说是正统嫡出,却是个瘸子,早就是废人一个了。三皇子近些年虽得众人交口称赞,但他身后站着沈家,谁知这些人是捧着沈家还是效忠于他呢。四皇子身材微胖,看着一团的孩子气,现在还说不好。
妙懿略一思索,道:“姐姐说的可是这个人?”
见她用手指比了个“三”字,王嬛君微微颔首,道:“这个不难猜,他们是一条线上的蚂蚱,怎能不想法子凑到一处去?”
沈牡丹是沈贵妃的侄女,朝中闺秀的佼佼者,为了沈家今后长长久久的荣华富贵,凭着沈贵妃如今的地位,恐怕要尽力撮合了。
“这后宫就如他们自家开的一般。这一对也真是王八绿豆,凑到一处才般配呢!”师灵芸有些不屑。
王嬛君忙冲她摆手,示意她隔墙有耳。王嬛君的性子虽比旁人稳重些,但毕竟年纪还小,有些话也忍不住与好友分享。只是说完了又有些后怕,毕竟是在背后议论皇家,甚至涉及到承位之事,关系重大。师灵芸和妙懿再三向她保证不会说出去。
这时,已有女官前来宣太后旨意,请众小姐入女史馆修习礼仪宫规,修妇德妇言,扬女子美德,众女于是伏地拜叩谢恩。
师灵芸悄声道:“单修妇德,不修夫德,今后夫妻俩总归还得打架。”
王嬛君正色道:“这话可不能胡说!”
师灵芸抿了抿嘴,“姐姐别气,不过玩笑罢了。这回你得了我的短儿,总该不担心我将你的话传出去了吧!”
王嬛君这才明白了她的意思,无奈的摇了摇头,伸指点了点她的额头,嗔道:“你这丫头,原来在这儿等着我呢。”
妙懿也插嘴道:“要不我也说一个?”被王嬛君轻轻掐了一把,说了句:“调皮。”
三人正乐着,忽见沈牡丹从几人身边经过,忙默契的全部住了口。待入了女史馆,内有一间极阔敞的书室,里面已坐得个半满。妙懿不动声对色的打量了一番,见俱是容貌美丽的女子,看神情,有的高傲,有的矜持,有的面带喜色,有的垂头而坐,目不斜视;但更多的是拘谨木讷,带着丝丝紧张,尤其是见了妙懿等众人从外面进来,先是紧盯着瞧,待触及贵女们的衣饰打扮之后,反映各不相同。有的不屑,有的满眼羡慕,有的状似稳重,却低头偷瞄众人裙摆绣鞋的,不一而足。待女官入内后方才恢复了拘谨之态。
妙懿知道,这些都是从民间遴选出来的小家碧玉。
两个时辰的讲解足以令人精疲力竭。
中间休息的时候,师灵芸忍不住道:“不会每日就听这些吧?比书院里教经史集子的还无趣,我都快瞌睡了。”可惜没胆子睡。这里是皇宫,要是不小心丢了人,回去非被母亲捶死不可,还得连累老爹丢人,姐姐们非笑死她不可。
“若只是学规矩就好了。”
妙懿还巴不得如此。可惜费了好大的力气将众人弄进宫来,难倒就是为了学规矩?规矩到哪里都能学,恐怕关键还是看人。她用眼睛四下一扫,见周围侍立的宫女还真不少,心内渐渐有了些计较。
说是学习礼仪,其实也就头三日比较严格,到了第四日就轻松了许多,基本以女官讲解皇室历史以及历任皇帝的功勋,宫妃如何贤德为主。这些贵女们入宫前人人都下过一番苦工,生怕丢脸,这些早就背得滚瓜乱熟了。讲解的女官每日都不同,偶尔遇到口才出众,语言活泼的,反而是一种享受,不觉难熬。
这一日午饭后,妙懿呆在屋里也不出去。午后没有安排,众女可自由活动,许多人都出门游园,或在公用的花厅中开茶会诗会,或琴棋书画,或诗词歌赋,或刺绣焚香,没有这些人不擅长的。甚至其中还夹杂着些传闻,谁谁在某处遇见了赏花的李嫔娘娘,谁谁得了哪位宫妃的赞誉,又有谁凑巧看见了大皇子,还被叫去问了话——一说只是看见经过,只是立在原地请安而已,没有说话。种种传言,不一而足。
师灵芸和王嬛君每次来找妙懿时总能搜罗一大堆的消息,年轻姑娘们被困在宫里,又没旁的事可做,只有嚼一嚼舌根子解闷。
“你这也太悠闲了,才知道你懒,如今越发连门偶读不出了。”
听着师灵芸的抱怨,妙懿微微一笑,从榻上坐起身,道:“我这叫偷得浮生半日闲,外面日头那么大,我可不出去。”
“再这么呆下去我都快发霉了。”师灵芸可是个坐不住的主儿,一力撺掇道:“灵璧不在,咱们就该自己找乐子玩,总呆在屋子里可不闷得慌?你瞧沈牡丹,我每次来都不见她,可见宫里好地方多,人家不屑呆在这一处小小的宫室中。说来也是,这大明宫奢华无比,可惜咱们从前也只是听说,都没进来过,这回再不得了空好好瞧瞧,出去等人家问起来,来了一趟那都没瞧见过,岂不令人耻笑?”
死说活说才将妙懿拉出了门。
三人在揽月宫后的小花园里扑了一会蝴蝶,忽见假山后转出四个人来,因在一起也有几日了,也差不多熟悉了,妙懿认出几人分别名为陈可人,郑端琳,韩慈苑与何美娘。
韩慈苑率先笑道:“我还说人少冷清了,没想到竟遇见了几位妹妹。”
众人难免寒暄了一番,说道玩处,都觉得无处可去,最后还是韩慈苑提议道:“不如我们同去弘音殿转转。”
师灵芸有些动心。
皇宫里专门供养歌舞乐姬和歌者词人的地方唤作弘音殿,那里是当今天下所有才子才女共同向往之所,聚集了文人墨客无数,许多锦绣文章及优美诗文都是从此处传播出去的。女学里每年都会发放宫廷诗稿集子,人人争阅,但凡念过几年书的人都无不被弘音殿的大名所震慑,小姑娘们更是对此处有些不切实际的美好幻想。
“那我们一同去吧。”
妙懿虽觉得这个提议应该再考虑一下,可惜师灵芸有些迫不及待,一口就答应了下来,也只得跟着一同去。
结果,她后悔了。
大皇子、三皇子和四皇子都在此处陪太后赏乐。众女觉得不妥,待要退出,又恐是否要先向众位贵人请安;可进去又怕打扰。正在进退两难之时,有宫女出来传唤道:“太后娘娘请众女史入内赏乐。”
☆、第77章
却说众女来到弘音殿,本打算开开眼界,见识一下这座号称大明宫精华之所在的殿宇。哪知天缘凑巧,太后正在殿内赏乐,在座相陪的还有大皇子、三皇子和四皇子。
几位少女互相对望了几眼,跟着宫女从黑漆角门入了正殿。但见此处何其雄伟,足能容纳下数千人。殿内左右各由十二根红漆大柱支撑,每跟柱子总有四五人合抱粗细,根根光可鉴人。上顶数层楼高的房梁,下撑墨玉凿折枝莲花纹地砖,巨大的琉璃四季繁花宫灯共悬了十来盏,光底下缀的流苏就有一人多高。铺设红毯的高高玉阶之上坐定一位老妇人,头戴金冠,身披凤袍,皇子们身着蟒袍玉带,分坐左右,宫女太监们执羽扇拂尘在旁侍立。玉阶之下,百名乐工跪坐于大殿正中奏乐,其技艺之高超,乐音之优美,足可绕梁三日。听到最后,连太后都露出了赞许之态。
“此乐甚美,何名?”
三皇子立起身来,朗声答道:“回太后,此乃乐师新谱之曲目,尚未取名,还望太后赐名。”
太后想了想,道:“此曲中琵琶,琴,筝,鼓声俱全,再加笙、笛、萧、管等乐器,既有高山流水之境,又有百鸟朝凤之音,若想形容此曲,怕只能用“升平”二字囊括其音之盛了。”
三皇子闻言,笑叹道:“无怪父亲常言,‘论起乐之一字,还是太后比我更胜一筹’,孙儿觉得实在再贴切没有了。”
大皇子与四皇子也异口同声说道:“此名甚妙,太后比孙儿们高出百倍去了。”说得太后也欢喜起来。
这时候,侍立在太后身旁的内侍太监在太后耳边轻声提醒了一句什么,太后的目光朝妙懿等人站立的位置扫去,面上的笑意尤未散去,道:“倒是把这些孩子们给忘了,快请过来坐吧。”
众女忙走过去跪倒向太后请安,太后道:“都抬起头来,让哀家好好瞧瞧。我这眼睛也花了,冷不丁乍一瞧还以为瞧见了七朵会走路的花儿呢。”
一名年岁大些的女官一边弯身倒茶端给太后,一边玩笑道:“可不就是七朵牡丹花吗?太后您老人家没看错,女史们个个都是人比花娇呢。”
太后笑道:“雪梅你说得不错,乍一瞧我还以为牡丹那丫头变成七个了呢,莫非她学了□□术不成吗?”
众人都听得笑了。
大皇子忽然开口道:“学没学过□□术孙儿是不得而知,太后不如问问三弟,他常去贵妃娘娘宫中,定然知晓些内情。”说着,有些斜睨了三皇子一眼。
三皇子洒然一笑,道:“大哥说得我好似万事皆知一般。论起来,她虽是我表妹,但毕竟不常见到。大哥若是关心她,还不如问问蕴琳,她们似乎总在一处做耍。”
“我上次瞧见牡丹姐姐,她都没理会我。”四皇子嬉皮笑脸的接茬道:“还是三哥招人稀罕,我和大哥都比之不及。”
三皇子不以为意的道:“许是她没瞧见你吧。应是四弟你总爱挑那没人留意的小径走的缘故,好几次在花园中瞧见你突然露头都差点吓到我。”
“得了,四弟,反正你三哥永远都有原因,咱们兄弟合起来都说不过他。”大皇子泰然自若的垂下眼帘,将茶盏搁到桌上,顺势拈了甜白瓷碟子里的一枚碧玉糕放入口中,
三皇子微微一笑,道:“大哥过奖,小弟不敢当。”
这时,雪梅笑盈盈的提醒太后道:“小姐们都还跪着呢。”
太后道忙道:“还不快搀扶起来。亏你还时时提醒着我,人老了,精神就不济。方才说道哪了?”
雪梅笑道:“太后不是听闻姑娘们多才多艺,吵着要听听吗?”
太后道:“是了,你不说我倒给忘了。”于是吩咐道:“你们挑了趁手的乐器,给哀家奏上一曲如何?”
凡是从太后口中发出的就是懿旨,众女怎敢不从?忙纷纷应是。先前奏乐的乐师们早就退下,为她们空出了大片空地。几人坐定后,先是低声交头接耳一阵,很快便挑中了一只简单优美,并适宜合奏的曲子,韩慈苑向太后报了曲名后,恩准演奏。于是,众人按照所长,各自分配了乐器。弘音殿内的乐器都是现成的,几人各挑了琴、筝、笛子、琵琶等乐器,由王嬛君拨响了第一根琴弦,悠扬的乐声从她纤细的指下流泻而出,接着是吹笛子的陈可人,品萧的何美娘,众人逐一加入,很快便合成一篇天籁之音。
忽而乐声渐止,只剩笛子呜呜咽咽,如月下同情人别离之殇。正自怨自艾间,琵琶声若有似无的掺了进来,琴音渐入佳境,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仿佛哀婉伤感的凄艳女子在月下翩跹起舞,回忆当年与情郎共度的美好时光。众人正沉醉在琵琶声中,琴萧又开始合奏,缓缓道出人世间悲欢之情。
七人的合奏越发默契起来。
琵琶是妙懿所弹,前后都没有她的事情,她只需弹奏中间短短的一段。本来她并不想挑琵琶,不过这里面只有她会弹些,便只好接过了这个任务。北疆离胡地本就不远,因当年昭君的关系,当地女子学琵琶很普遍,她在家时也同母亲学了两手,其他人都不擅长此乐器,生怕弹错了丢人,于是都挑自己最擅长的。妙懿想了想,单独演奏时还是决定少弹几个音。
她抱着琵琶坐在一旁等待曲终,心内暗暗告诫自己,今后若非不得已,再不踏出房门一步。左右不过一个月的功夫,熬过也就好了。只要不留在宫廷,嫁给谁都无所谓。她还想常去看看生母和弟弟,若进了宫,就算一年半载也见不着亲人一回。
一曲终了,众女拜谢了太后。太后用帕子沾了沾眼角,感慨道:“看着你们年轻姑娘家,让我也想到从前了。好,弹得好,难为你们了。”
韩慈苑恬然一笑,道:“在太后面前我们已然是献丑了。能为太后演奏一曲,臣女只觉三生有幸。”
太后满意的点了点头,又问身边几位皇子:“你们几个觉得如何呀?”
大皇子低头看了一眼玉阶下落落大方向太后回话的韩慈苑,又扫了众女一眼,道:“不错。”便再无评价。
三皇子笑道:“孙儿都听得入了迷。尤其是琵琶,虽难免疏漏了几个音,但意境已经出来了。假以时日还可更进一步。”
妙懿微微有些吃惊,不过转念一想,沈贵妃当年据说对歌舞乐曲极有研究,也以此渐宠于后宫,与官家也算是琴瑟和鸣。三皇子是她的儿子,精通音律也不奇怪。见三皇子没有朝她看过来,似乎并未留意到她,妙懿也稍微松了口气,头也就垂得更低了。不过,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因为害羞才如此的。
四皇子心思早就长了草飞到别处去了,轮到他说时,便胡乱赞了两声,说笛子吹得不错,怎么能吹得这么好,该赏。说得手捧竹笛的陈可人面色一红,羞涩的低下了头去。
太后又挑了几人问了些话,无非是爱好,父供何职,学了多少年乐器等等。其中她问王嬛君的话最多,后者懂事明理,说话也可人听,看太后的样子似乎也很是喜爱。
等轮到妙懿时,太后就只问了一句读过几年书便略去问下一个了。
对这样的冷落,妙懿不知该不该庆幸。唐家因为女儿得罪了太后,而后果恐怕要由自己来承担,想想都觉得窝火。正恼怒间,只觉有人正在看着自己,哪知她刚一抬头,那缕目光却又消失不见了。
问了半日,太后觉得乏了,吩咐道:“你们在这里说话吧,哀家先回去了。”说罢,摆驾回宫去了。
众人于是起身恭送。
太后走后,四皇子也随即离开了,留下大皇子和三皇子,以及七位如花似玉的少女。
三皇子温和一笑,道:“太后不在,你们也不必拘谨着。”
正值十七八岁的青年男子,戴金冠,系玉带,腰间佩戴着刻有龙纹的玉佩,容貌俊美,意气风发,笑容看似和煦却又隐含威压之气,堪称皇子中最夺目的一位。殿中的气氛明显与刚才不同了,何美娘与郑端琳左一个三殿下,右一个三殿下的同三皇子攀谈起来,从乐器乐理到经史集子,最后又聊到了诗词歌赋。陈可人明显没有二人博学,年纪又小,只跟着凑趣,却又常常插不进话去,只得转而同王嬛君几人说话。
大皇子面色有些阴郁,沉默的一个人饮茶。待杯盏空了,一只纤纤玉手伸了过来,指尖轻触青花瓷的杯壁,只见韩慈苑轻声说道:“让臣女帮大殿下倒茶。”
大皇子没有动,任由她执壶把盏服侍。
师灵芸小声同妙懿咬耳朵,道:“乖乖,真没看出来韩慈苑这般‘贤惠’,把人家宫女倒是挤到一旁去了。何美娘笑得太多了,郑端琳如此好的口才怎的从前我都不知道呢?”
妙懿叹了口气,道:“人各有志,咱们不要纠结于此,否则容易钻了牛角尖。”
耳畔忽闻一阵笑声,只听三皇子道:“方才你们那一曲‘十里桃花渡’着实动人,不知可否再奏一次给我听?”
郑端琳与何美娘对视了一眼,咯咯笑道:“只要三殿下愿意,这有何难的?”
说罢,召集七人复又操琴挽笛,吹弹起来。
曲毕,三皇子喝彩连连,道:“着实精彩。”他的目光打量过众人,最后落在了妙懿手里的琵琶上,道:“小姐的琵琶弹得甚美,”
妙懿感觉到旁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自己身上,也能感觉到有几道并非善意,忙自谦了两句。郑端琳笑道:“唐妹妹确实弹得好,将我们这些人都给比下去了呢。”语笑嫣然间,她目光流转,眸光照人,说不尽的秀美妩媚。“只是三殿下有些偏心,臣女们就奏得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