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至于这个坦克型号,我们已经确认是苏俄对雷诺ft-17轻型坦克的直接仿制,所以外形基本是一致的。但是老毛子却别出心裁的,将37毫米火炮款坦克上加装了一门7.62毫米机枪,从而淘汰了机枪款雷诺坦克。”
  北方军的坦克部队是按一比二的比例,混装机枪款和火炮款雷诺坦克的。为什么我们就没有想到干脆装载一起呢?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的众人,顿时面面相觑,老毛子果然是不能小瞧的。
  也许知道其他人都有些震惊,当初他也是如此的。孙岳很是恶心的刻意停了片刻,等大家恼了一阵后又说道,“可是老毛子的技术依然过于粗糙,仿制的这款雷诺轻型坦克,行驶时速居然只有8.5千米了,远低于原装货的10千米。”
  顿时嘘声一片,这些掌控千万人生死的大人物难得异口同声地对一件事物表示鄙视。速度越慢,被炮火击中的机会就会成倍上升,这简直是苏式雷诺的致命之处。
  很快,徐永昌接过指挥棒,继续阐述。
  莫斯科不仅在中亚前线集结了至少一个军团的机动兵力,甚至调集了近十个所谓的坦克纵队和大批火炮进行战斗支援。
  苏军的坦克部队,因为没有形成规模,采取了纵队的编制方式,但是持久作战能力却非常强。一个坦克纵队,不过只列装了三至四辆他们称为kc坦克的雷诺仿制型,或干脆就是战场缴获的坦克,约相当于北方军坦克部队的一个排。
  但是苏军每个坦克纵队,却配属有三至四辆摩托车,三辆轻型汽车,三至四辆载重汽车,甚至后方还专门有一个配备三十节车厢的铁道列车编组为之提供后勤保障服务。
  虽然中亚伊万诺夫拥有十几个步兵师近二十万部队,但是作为战略防御的一方,真正能用于机动作战的不过三四个师五万人不到。因为伊万诺夫顽固地认为骑兵才是战场的主宰,根本没有发展坦克部队。至于空军,无论是现在的苏军,还是伊万诺夫,都只有暂时只有少得可怜的两翼侦查机型,基本可以忽略了。
  莫斯科为了绕开昔日沙俄帝国余孽这个敏感话题,给伊万诺夫上了一个巴图马刺匪徒叛乱分子的罪名。在不断摩擦对峙几年后,终于决定要大动干戈,彻底剿灭这股心腹之患了。
  按照北方军参谋本部的推演,伊万诺夫的部队,是无法挡住拥有数十辆坦克突击力量的苏军中亚集团十万大军进攻的,除非是波斯的英军紧急进行支援。
  但是就连陈安自己都不相信,抛弃盟友已经成为习惯性动作的英国佬,会为了贫瘠的中亚地区和苏军大战一场。更别提当年沙俄帝国皇室在英国的秘密黄金存款,至今仍在私下纠缠不休,估计英国佬巴不得自己号称沙俄皇室后裔的伊万诺夫尽快完蛋吧。
  也就是伊万诺夫一往情深地相信英国佬会出手援救中亚。当初,伊万诺夫决定和北方军政府中断交往时,就曾遭到手下将领的一致反对,只不过最后被伊万诺夫强硬通过罢了。
  第四十五章 轻装师计划
  纸上谈兵一阵自然没有什么实际的成果。三天的北方军政府高层会议结束后,没有形成任何大的决议。只不过本来就已经进入高度警备状态的除了胡景翼的北部军团,现在又多了李虎臣的西部军团而已。将近二十万北方军枕戈达旦,以应对有可能出现的中亚战事。
  北方集团驻汉口办事处也有了新动作。在和北方集团代表连夜密谈之后,玉帅吴子玉令人惊讶地第一次抛开孤傲的个性,向世界军火市场的新兴交易商尼森公司递交了大批军火订单。
  尼森公司以有史以来最快的交货速度,当天派员赶赴汉口接受订单,晚上还没有正式签订的时候,第一批军火已经在汉口码头上岸了。
  救世军的情报机构马上被玉帅骂得狗血喷头,北方集团几艘军火船不动声色地停靠在汉口港外,情报机构居然丝毫不知情。幸好是善意的停靠,否则运送的不是军火,而是几艘满载突击士兵的运兵船就麻烦大了。
  情报机构的军官老老实实地接受了斥责,心里不由诽谤了几句,那是北方集团的货船,不要说救世军不敢擅自上船检查,就是广东那些无法无天的黄埔生当年进攻武昌时也不是刻意避开了吗。
  显然,陈安认为吴子玉会接受这笔带有援助性质的军火交易订单,事先安排军火船到达了武汉三镇的江面上。
  在救世军的地盘上,让人非常眼红的拥有两所大型兵工厂,一是声名远扬的汉阳兵工厂,二是袁世凯大总统后来兴建的河南巩县兵工厂。
  两所兵工厂统一归救世军的兵工署管辖,全力生产救世军所急需的枪炮弹药,主要是以汉阳造步枪、手榴弹、枪弹以及75毫米炮弹为主。
  民国十六年的时候,汉阳兵工厂拥有员工超过五千多人,各式机器车床一千七百多台,单月产量可以达到五千四百支汉阳造步枪、二百万发子弹、四千发75毫米以下口径炮弹的水平。而巩县兵工厂经过大力恢复,规模丝毫不逊色于汉阳兵工厂,单月产能也达到7.9毫米口径步枪一千八百支、枪弹一百三十万发、各类炮弹七千六百发、手榴弹四千六百枚的水平。
  但是靠这种军火产能,是无法支撑起救世军这个庞大的战争机器的。
  河南在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因为直系的意外崩溃导致失去政府控制,匪患横行,几乎是乡乡有匪,村村遭灾。吴子玉辗转回到湖北后,重新收拾残部,挥戈北上剿匪,虽然夺回了各个大中城市,但是却始终未能有效控制其他地区。尤其是山山水水之间无处不在的匪患,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扼制。
  挡住北伐军第一次北伐攻势后,深感自己兵力不足的吴子玉,决定在河南征兵扩充。结果差不多成了难民世界的河南地界,仅仅一个月的时间,救世军就招收了近五万名新兵。与其饿死,还不如当兵混碗饭吃吧,不要说难民,就是很多吃不饱的土匪都散了伙,溜下来参加救世军的扩编。
  几个月不到,救世军的部队已经扩编成了十五人的庞大规模。脸都吓黑了的玉帅,大骂手下那些疯狂的招兵官员,赶紧下令停止招收新的兵员。
  连吃的东西都没有着落,招收三四十万大军有个屁用,难道集体去跳长江游泳吗?尤其是新扩编的十万人手,连一杆步枪都没有,总不成用木头棍子去打仗吧。
  这段时间,重新回到救世军的两所兵工厂一直在加班加点,拼命生产军火枪械。但是不是因为原材料不足,就是因为新手太多,甚至是电力跟不上,事故频发。即使勉强达到了最高产能,又发现了很多枪械弹药的质量问题,忙乱得一塌糊涂。
  事实上,两大兵工厂全力开工,也无法在一年之内将新扩编的军队武装起来,何况原来的五万救世军老兵部队中还有少部分也是缺枪少弹的。
  不仅是简单的步枪和子弹的问题。汉阳兵工厂和巩县兵工厂也可以生产驳壳枪、75毫米野炮,甚至仿制英国人的斯托克斯迫击炮。很有意思的是,也许是钢材质量不行,中国人仿制的这款旧式迫击炮,不仅重量超重达到68千克,口径也变大了成为82毫米,所幸弹重也增至3.8千克,最大射程2.8千米。
  但是这些军械的产量只能用一个词语来表示,惨不忍睹。月产量最好也不过是以两位数来计数的驳壳枪,其他都是以个位数来计数的。
  枪弹还好说,毕竟兰州机器局的生产线在不停地生产着同样口径的汉阳造用圆头弹,完全可以在军火市场直接购买。但是枪械就不行了,德国人的兵工厂还在苦苦挣扎,即使有精力完成遥远国度的军火需求,也没有能力运到中国了。
  从来对外来干涉者横眉冷对的吴子玉,毫不留情地怒斥了日本人和苏联人的特使,对自己的后台势力英美两国也是没有什么好眼色。毕竟当初的直系军阀,真正和英美眉来眼去的是已经倒了大霉的曹锟,而不是有些孤芳自赏的吴子玉。
  这样一来,救世军只能依赖于汉阳兵工厂和巩县兵工厂的低下产能,缓慢提供队伍发展的军械弹药了。
  广东政权第二次北伐即将开始,冯玉祥阎老西又蠢蠢欲动,救世军没有时间来等待这批正在加班生产的军火了。
  陈安忽然出手相助,只是让骄傲的吴子玉一阵子心里不舒服而已,很快还是释然了。双方的秘密协议在彻夜谈判后终于达成。这是一个改变各方势力对比的重大协议,北方军依然没有插手国内军阀混战,但是陈安却插手了。也不知道,这种形式和北方军插手有什么区别没有。
  也许知道这位昔日的北洋精英对接受别人援助有些不高兴,陈安让人从阶州带了一本军事教案给汉口的救世军总部。
  玉帅很快收到了这本修饰简朴的北方军基层军官教案,很是稀奇不已。
  有些不以为意地翻开一看,教案居然也有序言,而且写得竟然是北方军建军的历史。吴子玉一愣,马上就被吸引住了。第一段赫然写得就是当初在辽东,一名戴着眼镜的睿智文人,一名穿着破旧衣衫的北洋精英军官,和北方军一番元老之间的热血碰撞,那是一段激荡回肠的璀璨日子。
  彷佛又看到昔日那群铮铮铁骨的老兄弟影子,吴子玉也有些眼角湿润了。接下来的一段,在北京的北洋军官冒着天大风险,偷书赠友的行为赫然在目,这本匆匆抄就的军略居然成了北方军建军的基础方略。
  呵呵呵,吴子玉忽然眉开眼笑地傻笑起来,当初真是好胆识,好眼力呀。有些熏熏然的玉帅,兴致猛地上来,居然摇头晃脑地开始背诵起新军营制饷章中的大段大段,当年为了抄它可是花了一番心血呀。
  骤然闻到背书声,外边护卫的士兵大吃一惊,立马蜂拥而至。
  玉帅抬起头来,很是大度地一挥手,“出去吧,没事,没事。”心情看来真的不错呀,些小的疙瘩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第一批上岸卸货的北方集团军火,就是足足可以装备一个满员师的武器装备,而且这个标准是相对于北洋旧制是明显偏高,以至于跑出来看军火的很多军官吃惊不已。
  好家伙,这些煞气腾腾的庞大军火,居然只是北方军所谓轻装师标准配备?几名觉得已经见多识广的军官咂舌不已,差点就有些恍惚了。
  玉帅听说当天的议论后,只是冷哼了几下,说了一句,“这个轻装师是指我们自己,不是北方军的轻装师。按照他们的标准,轻装部队可是全部使用汽车前进的,因为弹药多得带不下了。”
  听到这话的军官,顿时都张大了嘴巴,半响说不出话来。
  这批军火中,光是标配刺刀的7.9毫米汉阳造步枪就有六千多支,还有数百挺的7.7毫米口径麦德森轻机枪,数十挺7.7毫米口径维克斯重机枪,还有一批国内军阀最喜欢的7.3毫米口径驳壳枪。自然也少不了配备炮兵营的国内仿制型82毫米斯托克斯迫击炮二十四门,法国1909年式75毫米山炮十八门,以及哈奇开斯1916年式37毫米步兵炮十八门。
  至于弹药,则是后续的军火船源源不断地从长江上游送下来。
  结果这回连故作镇静的吴子玉也差点吓傻了。
  军火船送来的只是一个轻装师的弹药储备吗?差不多就快够整个救世军使用好长一段时间了。
  汉阳造使用的圆头弹,是按每支枪五个基数进行补给的,也就是三百发子弹。而实际上,救世军下面的作战部队,步兵携带子弹数量根本没有达到一个基数六十发的标准,能有二十发就算是不错了。
  也是因为国内兵工厂的现有子弹生产线,都只能做到大规模生产7.9毫米的圆头弹,而圆头弹是难以被轻重机枪使用的。以至于陈安干脆,直接将北方军即将淘汰的7.7毫米口径麦德森轻机枪和维克斯重机枪,连枪带弹一股脑卖给救世军。
  轻机枪每挺配弹五千发,重机枪每挺配弹一万发,均是五个基数的标准。五个基数,也是国内通行的弹药补给月基数。
  估计考虑到吴子玉的部队汽车没几辆不说,马匹也不见得有多少,后勤能力实在有限。除了37毫米步兵炮依然按照每门炮五个基数三百发炮弹配置之外,其他火炮和迫击炮都按照两个基数一百二十发炮弹进行配置。
  看着那些堆积如山的弹药箱,踩着脚下足够人手四发的手榴弹木箱,还有旁边堆得像小山般的法式钢盔,据说连马夫都有一个钢盔,吴子玉嘴角不停抽动着,神情都恍惚起来。
  该死的陈安,按照这种标准,等救世军十二个师全部武装起来,即使你只要成本价,我也要破产了,哭笑不得的玉帅心里咒骂不已。
  第四十六章 反苏浪潮
  不止是吴子玉有些目晕的感觉,当潜伏在汉口的各方间谍将收集到情报送回各自老板那里的时候,无论是蒋介石,还是张雨亭都是一副目瞪口呆的样子。
  如果按照轻装师的想法武装救世军的话,每个救世军整训完成的轻装师,不仅达到一线步兵班每班都有一挺轻机枪,而且还保证每个步兵连都一个重机枪小组、每个步兵营都一个迫击炮小组,甚至步兵师直辖的炮兵火力至少是两个齐全的炮兵营。
  弹药充足,兵种齐全,马步工辎炮各兵种该有的基本都有,而且能保证每支枪都有刺刀,甚至所有士兵军官都有钢盔,这在当时国内军阀势力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只要手下的士兵军官不是笨蛋,估计要打垮一个如此的轻装师,需要安国军亦或是北伐军至少三至四倍的部队拿命去填吧。因为缺少军械,国内军阀的步兵部队,经常需要混装大量的大刀武器,更别提轻重机枪的大规模列编了。
  难怪骄横一时的日本人,始终没有再更为强悍的北方军手中讨得了好去。
  与当年举全国之力编组的北洋六镇精华相比,除了还是少了一个炮兵营以外,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老北洋六镇除了二旅六团步兵外,还有一个三营的骑兵团和一个三营的炮兵团,以及辎重工兵各一营。
  而吴子玉的轻装师,集群的炮兵倒是只有两个营,但架不住二门仿制迫击炮编制的迫击炮小组一上来就是十二个,总体的火力强度事实上比老北洋六镇还要强。
  当然也有美中不足的,吴子玉除了心中滴着血向尼森公司付着巨额的成本价之外,还不得不另外掏腰包向尼森公司购买了一批载重汽车和汽油。那些弹药辎重,已经超出了所能收罗到的蓄力运输量了,只好购买汽车了。
  吴子玉痛快而又揪心地签字付款时,忽然有了一个明悟,估计这次又给陈安耍了。救世军今后习惯这种军械装备后,仅凭手上的两个兵工厂显然是无法满足的,那又只好再出钱向尼森公司购买了,到那个时候估计就不是这个慷慨的成本价了。
  又是一条大鱼,自动上钩了呀。
  实际上,陈安和吴子玉达成的军火协议,却是成本价,因为这些军火要么都是兰州机器局的存货,要么就是这些年积存下来的北方军储备军火。
  跟当年满清王朝青睐德意志帝国军械有直接干系,国内的兵工厂基本上都是引进的7.9毫米步枪生产线和同口径弹药生产线,起家于左宗棠的兰州机器局也是如此。奉天兵工厂因为日本人影响甚深的因素,生产线上生产的步枪和子弹倒是日式的6.5毫米口径。
  因为多年始终处于战乱地区,歇歇停停又屡遭破坏的汉阳兵工厂和巩县兵工厂的产能是无法跟兰州机器局相比的,唯一规模差不多的就是张雨亭的奉天兵工厂了。奉天兵工厂在几次大规模扩建后,差不多也达到了兰州机器局的年产一亿五千万发子弹、五十万发炮弹的水平。这也是当年郭松龄倒戈一击,奉天城里缺兵少将,但就是不缺弹药的主要原因了。
  和救世军签订军火协议后,兰州机器局立马加足马力,全力生产救世军所需要的军火物资,主要的产能也是7.9毫米口径的子弹,和75毫米口径的炮弹。至于其他的军火,枪械火炮以及手榴弹钢盔等,都是有阶州大本营的军火车间负责提供的。
  大本营军火车间真正的生产成本,是远远低于兰州机器局的。所以从实际上来说,即使按成本价提供至少五个师的装备给救世军,北方集团还是有利润的,只是兰州机器局的账簿上失去了每年五百万元利润而已,陈安转手就从尼森公司那里直接划拨了五百万过去。
  春暖花开也不过短短数十日而已。
  救世军的老大吴子玉耐住性子,焦急地等待第一批从汉口保定军校速成班的士官生毕业。为了尽快让这支新组建的轻装师形成战斗力,吴子玉准备用自己亲手培养出来的士官生成为各级骨干,甚至不惜将第一期的汉口保定军校士官生改成了速成班学时,六个月以后就毕业充入军队。
  北伐军首先打破了民国十六年国内的平静,迫不及待的发动了进攻南京的战役,第二次北伐战役正式拉开。
  按照广东政权的部署,不仅是从长江上游顺流直下进攻南京,而且还有一路从南往北进攻福建和浙江,形成了包抄夹击之势。
  只是非常奇怪,北伐军在组织两路进军江浙两省的同时,居然又另外派出一路大军宣称要向武汉再次进军。
  三路大军,两个截然相反的进军方向,这让除了焦头烂额的孙传芳之外的那些军阀都看不懂了。北伐军已经有这么大的实力,可以同时发起两个方向的作战了吗?
  占领武汉三镇的吴子玉第一时间下令,救世军再次进入作战状态,准备第二次阻击北伐军的进攻,无论是汉阳兵工厂还是汉口保定军校,都是必须坚决守卫的核心地域。
  结果令所有人都跌破了一地眼镜,第三路大举北上的北伐军直接在半路绕了一个弯,冲进了长江中游交通枢纽九江市。九江不是北伐军原来已经攻占的城市吗,怎么自己打起自己来了?一时间各种小道消息到处乱飞,根本无从分辨真伪,世人顿时都看花了眼。
  等到盘踞长江以北的各路军阀辛苦万分拿到准确消息时,更大的事件发生了,以至于这些北方军阀都措手不及不说,刚拿到手的资料也都成了过时消息。
  成功占领上海的北伐军,在总司令蒋介石的亲自指挥下,忽然调转枪口对准了昔日的盟友亲苏俄势力,在上海城里大开杀戒,几乎是血流成河。随后在英美列强的授意下,江浙财团马上向递送了投名状的蒋介石提供紧急援助。
  没过多久,蒋介石为首的南京政府成立,并宣布全面清党,驱逐苏联顾问,通缉亲苏俄势力。这标志着苏俄势力被撕破脸皮的蒋介石彻底抛弃了,几年来的辛苦援助都成为为人嫁衣。
  占据九江的北伐军马上宣布蒋介石的举动为非法,并宣布永远开除蒋介石的党籍。这个时候,站在九江北伐军后面的大鳄终于浮现出来,汪精卫号称是国父的忠实信徒,全面接管党务,并成立九江政府。
  被打了闷头一棒的苏联人急病乱求医,赶紧找到了依然宣布执行孙大炮遗嘱的九江政权,拼命鼓动汪精卫出兵进攻南京政府。
  显然汪精卫城府更深,做事却并不靠谱。九江周边或隐或现也出现了各种不稳迹象,终于让苏联人和亲苏俄势力反映过来,都不是靠得住的主呀。
  在这种危机情况下,为了保证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布尔什维克国际立即做出决定,要求中国亲苏俄势力举行起义,夺取军事指挥权,一举占领各大城市,推翻反动势力的统治。
  事实上,在这个节点上,国内的亲苏俄势力一无军权,二无地盘,和蒋介石以及汪精卫拥有的势力相比实在是强弱悬殊,尤其是党内还始终弥漫着一股悲观失望主义情绪。但是这些英勇无畏的志士们依然开始执行这个几乎不可能成功的计划。
  最离谱的一件事情发生了。
  就在此时,布尔什维克国际驻九江代表罗易居然将上级的指示,秘密转呈汪精卫等九江政府高层。汪精卫等人一见之下,如临大敌,马上下令九江政府及所属军队开始全面清党,大肆逮捕和屠杀亲苏俄分子。
  在下游上海英雄志士尸骨未寒之时,长江上游同样发生了耸人听闻的恐怖屠杀事件。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人,这就是孙大炮培养出来的所谓军政精英们叫嚣的口号。
  蒋介石和汪精卫分而又和,再次合流,对抗亲苏俄势力。
  这种肆无忌惮的政治屠杀,马上波及到关内各处。
  为了扯大旗对抗救世军,而在绥远刚刚誓师参加北伐军的倒戈将军冯玉祥,显然一下子对这股白色恐怖风暴没有反应过来,深恐陷入更浑水潭,干脆假惺惺地选择了将手下亲苏俄分子礼送出境。
  也不知道是那根神经搭错了,占领北京的张雨亭在指挥安国军大肆搜捕亲苏俄势力的时候,居然同意搜捕人员莽撞地冲进苏联大使馆,逮捕了大批逃难到使馆内的中国人。结果习惯了顺手捞一把的安国军官兵,从使馆内竟然搜出大量图谋分裂和控制甚至占领中国的大批苏联内部机密文件,其中不乏苏联在中国军政机构布置下的间谍特工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