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魁首
大殿之上庄严肃穆,云扬优雅地立在雕满夔龙纹的汉白玉栏杆一侧,微微垂着头回答崇明帝的问话。他虽是布衣的身份,却没有一丝一毫的彷徨与忐忑。
崇明帝凡有所问,云扬一一做答,措辞谨慎缜密,不仅令下头群臣侧目,更合崇明帝的心意。
瞧着圣上满脸赞许,立在右侧朝臣之首的夏阁老心内与有荣焉,想着这才华出众又胆识过人的年轻人几日后便是自己的孙女婿,更是露出欣慰的笑容。
陈如峻亦是心内默默点赞,想着夏家得此佳婿,果真不辱没夏兰馨的人才。
林大学士则是感慨自己慧眼识珠,心知今年的新科状员非这位云扬莫属。万千学子挤那一根独木桥,便如同大浪淘沙,终究叫自己挖得最璀璨的明珠。
崇明帝大加褒奖了云扬此次出使高丽的功劳,又送出福禄寿喜金玉如意各一对,做为他即将成亲的贺仪,显然是极大的体面。
待云扬谢恩告辞出去,崇明帝独留了夏、陈两位阁老,连同翰林院林大学士,几人同往御书房议事。
玄霜重新捧出前十名的试卷,众人一份一份再细细品读。撇开先入为主的印象,云扬的文章依然是通篇锦绣,别具一格。
崇明帝有意钦点云扬为头名状元,征询大家的意见。夏阁老自谦道:“云扬年纪尚轻,不足以冠此殊容,还请陛下三思。”
陈如峻拈须笑道:“臣以为举贤不避亲,云扬夺得榜首是实至名归。”
林大学士再次阐明自己的看法:“臣上次便力荐这位姑苏考生,今日才知晓他是康平侯爷的乘龙快婿。今日臣依然坚持己见,附议陈阁老这句举贤不避亲。”
夏阁老再辞道:“老臣并非有意矫情,实在怕云扬名不符实。陛下既有此意,便请依旧照着往年旧规,由这前十名学子当堂殿试,陛下从中选取才华最为高绝之人,也算做对他们九位公平。”
瞧着夏阁老一味坚持,崇明帝点头应允。翌日金銮殿上果真与内阁几位大人亲自面试,云扬依旧毫无悬念,在众人中脱颖而出。
崇明帝当场御笔钦点了头名状元,云扬实至名归,报喜的人敲锣打鼓,一路将喜报送到京郊拈花湾,云府门前霎时欢声笑语,鞭炮声此起彼伏。
从来好事成双,六月间,新科状员云扬白马红衫,将要迎娶夏阁老府上的禧英郡主过门,是继三月间两家阁老府联姻之后,姑苏皇城里又一幕为人津津乐道的盛景。
彼时陈芝华怀着三个月的身孕,因孕中沈氏夫人与胡氏夫人时常关照,饮食调理上细致精巧,她本身底子又好,不但不曾清减,到比从前略显丰腴。
生怕冲撞了夏兰馨,陈芝华在她出嫁的前夜过去与她说了好一会儿悄悄话。
陈芝华手上托着一只小巧的嵌翡翠花梨木腊梅花纹木匣,里头是一对百年好合的和田玉嵌珍珠梳篦,原是她成亲时楚皇后送的贺仪。
她轻轻搁到夏兰馨手上,带着些微的遗憾叹道:“妹妹去陈家为我添妆,依稀还是昨日的事,明日却又要送妹妹出阁。我在此恭祝妹妹与云扬一对新人百首相携、永不分离。可惜我如今身怀有孕,明日不能来送妹妹出阁,当真万分遗憾。”
打从陈芝华过门,两人由昔日的手帕交变成姑嫂,便比旁人多了几分亲近。
夏兰馨接了陈芝华的贺仪,诚心谢过,忙着吩咐小螺在花梨木雕花的围炕上多垫一层座褥,这才扶着陈芝华归坐。
夏家打从老太君开始,没有一个人在乎那些繁文缛节,夏兰馨对陈芝华的顾虑并不放在心上,反而认真嘱咐她道:“什么忌讳与避嫌,我全不知晓,咱们家里也无人在意。若是明日闺房里见不到嫂嫂相送,那才是最大的遗憾。”
陈芝华踟蹰之间略显为难,反是夏钰之大步从外头走进,正巧听了见夏兰馨的话音,他一面就着小螺打起的帘子进门,一面笑着说道:“兰馨这话我爱听,咱们府上从来没有那些忌讳。”
听夏钰之也如此说,陈芝华轻轻咬着嘴唇,露出释然的笑容。
第二日夏兰馨出阁,陈芝华果然着了一身红衣,伴着慕容薇姐妹一起前来相送。夏兰馨本是刚柔并济的性子,不似一般新嫁娘那般羞怯,反与众人说说笑笑,没有一丝骤然离家的伤感。
胡氏夫人取笑她如今还未出门,便先要忘了娘家。夏兰馨吐着舌头笑道:“不过二三十里的路程,我打马一日一个来回都使得,又何苦弄得一家人悲悲切切。”
慕容薇闻言笑道:“快别嘴上像抹了蜜一般,到好似真舍不得娘家。云扬年前送子持出嫁,也不晓得是谁,每日里偷偷掰着手指头细数流年。”
小螺在旁扑哧一声笑,再也绷不住脸,夏兰馨满脸嗔怒,扬手朝慕容薇比划了两下,逗得众人忍俊不禁。
夏兰馨四顾一望,今日慕容蕙身边竟孤孤零零,少了从不离身的汤伽儿。这一对丫头凑到一起,都是爱瞧热闹的性子,今日少了她便显得突兀。夏兰馨偏头问道:“阿蕙,你的伽儿做什么去了,怎得不见她来讨糖吃?”
慕容蕙扁一扁嘴,略显遗憾地摇头:“都怪那个宋潍源回来得不是时候,把伽儿寻了去交待事情,这两日都不曾在宫内陪我。”
宋潍源收了汤伽儿做关门弟子,春天里在姑苏皇城曾掀起过酣然大波。
伴随着宋潍源揭开自己的从前,他做为天机子真人最得意的门徒,如今又仕途得意,不晓得有多少人想要拜在他的门下。他却千挑万选,选中了汤伽儿这个才刚十岁的小丫头做自己的关门弟子。
众人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攀附汤阁老的荣华富贵,也有人嫉恨汤伽儿捷足先登。这一对师徒到有些相似,从不在意外头的议论,汤伽儿逢五逢十便向慕容蕙告假,随着宋潍源修习观天、占星之术,宋潍源也时常捧出古本的《齐民要术》,与小徒弟一起探讨着农桑水利。
崇明帝凡有所问,云扬一一做答,措辞谨慎缜密,不仅令下头群臣侧目,更合崇明帝的心意。
瞧着圣上满脸赞许,立在右侧朝臣之首的夏阁老心内与有荣焉,想着这才华出众又胆识过人的年轻人几日后便是自己的孙女婿,更是露出欣慰的笑容。
陈如峻亦是心内默默点赞,想着夏家得此佳婿,果真不辱没夏兰馨的人才。
林大学士则是感慨自己慧眼识珠,心知今年的新科状员非这位云扬莫属。万千学子挤那一根独木桥,便如同大浪淘沙,终究叫自己挖得最璀璨的明珠。
崇明帝大加褒奖了云扬此次出使高丽的功劳,又送出福禄寿喜金玉如意各一对,做为他即将成亲的贺仪,显然是极大的体面。
待云扬谢恩告辞出去,崇明帝独留了夏、陈两位阁老,连同翰林院林大学士,几人同往御书房议事。
玄霜重新捧出前十名的试卷,众人一份一份再细细品读。撇开先入为主的印象,云扬的文章依然是通篇锦绣,别具一格。
崇明帝有意钦点云扬为头名状元,征询大家的意见。夏阁老自谦道:“云扬年纪尚轻,不足以冠此殊容,还请陛下三思。”
陈如峻拈须笑道:“臣以为举贤不避亲,云扬夺得榜首是实至名归。”
林大学士再次阐明自己的看法:“臣上次便力荐这位姑苏考生,今日才知晓他是康平侯爷的乘龙快婿。今日臣依然坚持己见,附议陈阁老这句举贤不避亲。”
夏阁老再辞道:“老臣并非有意矫情,实在怕云扬名不符实。陛下既有此意,便请依旧照着往年旧规,由这前十名学子当堂殿试,陛下从中选取才华最为高绝之人,也算做对他们九位公平。”
瞧着夏阁老一味坚持,崇明帝点头应允。翌日金銮殿上果真与内阁几位大人亲自面试,云扬依旧毫无悬念,在众人中脱颖而出。
崇明帝当场御笔钦点了头名状元,云扬实至名归,报喜的人敲锣打鼓,一路将喜报送到京郊拈花湾,云府门前霎时欢声笑语,鞭炮声此起彼伏。
从来好事成双,六月间,新科状员云扬白马红衫,将要迎娶夏阁老府上的禧英郡主过门,是继三月间两家阁老府联姻之后,姑苏皇城里又一幕为人津津乐道的盛景。
彼时陈芝华怀着三个月的身孕,因孕中沈氏夫人与胡氏夫人时常关照,饮食调理上细致精巧,她本身底子又好,不但不曾清减,到比从前略显丰腴。
生怕冲撞了夏兰馨,陈芝华在她出嫁的前夜过去与她说了好一会儿悄悄话。
陈芝华手上托着一只小巧的嵌翡翠花梨木腊梅花纹木匣,里头是一对百年好合的和田玉嵌珍珠梳篦,原是她成亲时楚皇后送的贺仪。
她轻轻搁到夏兰馨手上,带着些微的遗憾叹道:“妹妹去陈家为我添妆,依稀还是昨日的事,明日却又要送妹妹出阁。我在此恭祝妹妹与云扬一对新人百首相携、永不分离。可惜我如今身怀有孕,明日不能来送妹妹出阁,当真万分遗憾。”
打从陈芝华过门,两人由昔日的手帕交变成姑嫂,便比旁人多了几分亲近。
夏兰馨接了陈芝华的贺仪,诚心谢过,忙着吩咐小螺在花梨木雕花的围炕上多垫一层座褥,这才扶着陈芝华归坐。
夏家打从老太君开始,没有一个人在乎那些繁文缛节,夏兰馨对陈芝华的顾虑并不放在心上,反而认真嘱咐她道:“什么忌讳与避嫌,我全不知晓,咱们家里也无人在意。若是明日闺房里见不到嫂嫂相送,那才是最大的遗憾。”
陈芝华踟蹰之间略显为难,反是夏钰之大步从外头走进,正巧听了见夏兰馨的话音,他一面就着小螺打起的帘子进门,一面笑着说道:“兰馨这话我爱听,咱们府上从来没有那些忌讳。”
听夏钰之也如此说,陈芝华轻轻咬着嘴唇,露出释然的笑容。
第二日夏兰馨出阁,陈芝华果然着了一身红衣,伴着慕容薇姐妹一起前来相送。夏兰馨本是刚柔并济的性子,不似一般新嫁娘那般羞怯,反与众人说说笑笑,没有一丝骤然离家的伤感。
胡氏夫人取笑她如今还未出门,便先要忘了娘家。夏兰馨吐着舌头笑道:“不过二三十里的路程,我打马一日一个来回都使得,又何苦弄得一家人悲悲切切。”
慕容薇闻言笑道:“快别嘴上像抹了蜜一般,到好似真舍不得娘家。云扬年前送子持出嫁,也不晓得是谁,每日里偷偷掰着手指头细数流年。”
小螺在旁扑哧一声笑,再也绷不住脸,夏兰馨满脸嗔怒,扬手朝慕容薇比划了两下,逗得众人忍俊不禁。
夏兰馨四顾一望,今日慕容蕙身边竟孤孤零零,少了从不离身的汤伽儿。这一对丫头凑到一起,都是爱瞧热闹的性子,今日少了她便显得突兀。夏兰馨偏头问道:“阿蕙,你的伽儿做什么去了,怎得不见她来讨糖吃?”
慕容蕙扁一扁嘴,略显遗憾地摇头:“都怪那个宋潍源回来得不是时候,把伽儿寻了去交待事情,这两日都不曾在宫内陪我。”
宋潍源收了汤伽儿做关门弟子,春天里在姑苏皇城曾掀起过酣然大波。
伴随着宋潍源揭开自己的从前,他做为天机子真人最得意的门徒,如今又仕途得意,不晓得有多少人想要拜在他的门下。他却千挑万选,选中了汤伽儿这个才刚十岁的小丫头做自己的关门弟子。
众人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攀附汤阁老的荣华富贵,也有人嫉恨汤伽儿捷足先登。这一对师徒到有些相似,从不在意外头的议论,汤伽儿逢五逢十便向慕容蕙告假,随着宋潍源修习观天、占星之术,宋潍源也时常捧出古本的《齐民要术》,与小徒弟一起探讨着农桑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