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节
  宋丁香把作坊里的东西彻底都清空了,该卖的卖,该做出来的送走的送走。一大家子人除了伺候那些荞麦和红薯,也就不做别的了。到了秋季,旱情更加厉害。
  虎头又跑了几趟镇子,把杂货铺里能吃的东西都甩了,不能吃的都搬回家里来。
  如果旱情再这样持续下去,人祸就要出来了,若是他们知道铺子里有吃的绝对会砸了铺子,不如如今就全部清空,门也虚掩着,谁爱进去谁进去,只要不糟蹋东西就成。
  冬季仍旧没怎么下雪,镇上已经出现了一些打北边过来的灾民。他们形容干瘦穿着破烂,有的已经开始卖孩子卖女人了。只要给几个红薯就能换个半大的孩子,给一袋子红薯米糠就能换个媳妇儿。
  换回来的吃的支撑着他们继续往南走,只希望走出这干旱之地,给自己换来一分生机。
  王员外一家子已经都走了,只留下王全他们在镇上看顾房子。李云生邀请宋兴义去庄子上住,宋兴义想了想还是拒绝了。
  “其实也不是不想去,”宋兴义对家里人道:“只是我们去了,老五家咋办?老六家咋办?如今我跟老大老二老三家都不咋亲了,可是老五老六家跟咱家是一条心。总不能咱去了还拉家带口的……也不想回事儿。”
  宋丁香点点头,若是只他们一家子去不管其他人,虽然于情理上说得过去,但是以后怕是再也走不亲了。如今他们还打算在村里住,总不能真的把亲戚都得罪光了。
  天灾往往会伴随着人祸一起发生,人饿急眼了为了口吃的什么都做得出来。
  这天大半夜的正在睡觉,突然就被一阵喧哗哭号声吵醒了。
  宋志远和宋志成抄着柴刀趴在篱笆墙上往外看,村口那边被火光映红了半边天,黑黢黢的人影来回奔跑哭号,过了好半天才消停下来。这时候他们才敢出门,拎着铁锹召唤着村里的人,在大火旁边挖出来一条隔离沟。
  村口的几户人家被抢了,还死了几个,房子更是都被烧塌了。活下来的人已经哭得都晕厥过去,浑身都是黑灰,极为可怜。
  村里死了人,所有人都吓坏了。衙役过来看了一圈只是摇头,“这也没法儿啊,都是四处流窜的灾民,压根找不到人。不止你们这个村,好几个村都被抢了,哎……”
  宋丁香心中无比沉重,她看了看宋兴义,道:“爷爷,要不让五奶奶六奶奶两家子都来咱家住吧,尤其是五奶奶……咱们挤一挤好歹把这些日子过了,而且人多也壮胆子,总不能就这么……”
  宋兴义道:“是,我这就去跟他们说。那些人心也太狠了,几条人命啊,谁知道还会做下什么事儿来。若是明年还继续旱,世道怕是会更乱。”
  村里有些没有田地的已经开始收拾包袱细软,打算着结成一群一起去逃荒。可是宋家在村子里怎么也是家大业大,总不能丢下这老些东西跟着走。不过他们还好还有点儿粮食能撑着,只求老天爷赶紧下雨。
  冬天过了,村子里的人少了一大半,就连过年也都没有什么喜庆的气息,所有人都因为旱情变得死气沉沉的。
  “二妮儿,你有没有发现,这么长时间一直没看见他们家宋娇杏呢。”方氏一边收拾着手里的皮子一边道。如今家里猪也没了,就偷偷在地窖里养着几头羊,那羊的奶水是给几个小的吃的。由于吃的饭没啥营养,乔柳和招娣的奶水都不太够。
  招娣在旱年里生的儿子叫大雨,可惜生不逢时,几个月就断了母乳,只能喝羊奶和陈年的小米熬出来的米糊糊。哪怕就这个米糊糊,也是十分金贵的了,只有奶娃娃才有的吃。
  这些皮子是跟当初那些羊毛一起送来的,一部分做成了鞋面又送了回去,剩下的来不及做的也不再请人,而是自家女人自己没事儿的时候做了。
  五奶奶六奶奶两家子也都住了过来,三家子人挤在一个院子里,虽然有点儿不方便,可是感觉安全多了。至于老三那一家子人也想去宋老大家住,可惜宋老大家人口多,房子原本就挤,不可能再让他们过去。而宋老二家里因为分家闹得不愉快,自然也不乐意接待宋老三一大家子。
  所以如今就老四老五老六三家子住在一起,惹得别人家都有些眼红。
  五奶奶道:“咋,你还不知道呢?”
  方氏原本就是个喜欢八卦的,连忙问道:“五婶儿,娇杏到底咋了?”
  五奶奶不屑的哼了声,道:“他们一家子做出那种事,早早就说娇杏去了外家。后来你们把娇杏找了回来,以为还能跟之前似的?早就被送去外家了,据说嫁给了那边的一个鳏夫。”
  “啊???”方氏吃惊极了,“嫁给了个鳏夫?为啥啊?”
  五奶奶道:“你这个傻子,还能为啥?一个是容不下了,第二个……娇杏还是不是黄花大闺女谁知道呢,能嫁出去就已经不错了,难不成还想敲锣打鼓的再找一家好的?”
  宋丁香心里也沉重的很,“那娇杏能乐意?她心气儿高着呢。”
  五奶奶道:“不乐意还能咋地?她还能跑第二次?这大灾年的往哪里跑都没饭吃,不如留在这山沟子里面,吃树皮也饿不死。”
  宋丁香叹了口气,心中说不上来到底是什么滋味,只是觉得堵得难受。
  宋李氏突然道:“他五婶,你儿子是货郎吧?咋就不想着在镇上置办个铺子呢?”
  五奶奶道:“置办了,而且我小儿子不是在镇上学手艺吗?打算着回头把我也接过去。我家人口少,反正就我一个老太婆,住哪里都成。只是舍不得你们。”
  宋李氏笑道:“住镇上好,也方便,离那些糟心的也远点儿,省的以后被牵连。”
  五奶奶听到这话,眼睛一亮,道:“咋,你们也有这个想法了?”
  宋李氏又问:“老六家咋想的呢?”
  六奶奶靠在炕柜上,手里正比对几块碎皮子,听到这个话笑道:“我家人口更简单,只是这些年没少因为吃药花钱,怕是住不到镇上了。不过我家跟他们几家也不太和,这都摆到面上了。真出了事儿也牵连不到。四嫂,若是你们去镇上住了,让老六给你们看果园子,一年给几个钱儿就成。”
  宋李氏道:“也确实有这个想法呢,我这也是怕了,都是一个娘生的,你说他们那几家怎么就能想出那种招儿来?出了个宋桃红,惹得其他人都眼热,也跟着不学好。”
  六奶奶道:“还好我家姑娘早嫁出去了,要不真的是没脸。回头等我家多赚几个钱了,也跟着你们去镇上住,可别让他们闹心。”
  “只是也不知道这老天爷到底啥时候才能开眼,在这么下去,怕都活不下去了……”五奶奶看着外面万里无云碧蓝碧蓝的天,愁得直叹气。
  灾情找到夏天终于有了缓解,几场大雨下去彻底把地都浇透了,水洼子里的水再一次续满,荷塘里也钻出憋了许久的绿意。
  出去逃荒的人回来了一部分,但是有一部分怕是再也不能回来了。只是人们不能沉浸在悲痛之中太久,人人都扛着犁耙锄头奔向了田地。如今正好能种玉米,还能再种一茬晚稻。只要老天不再发威,至少他们能过上个饱足的年了。
  朝廷也发下来了各种作物的种子,宋志远去领种子的时候看到了刚刚回来的王员外。
  “老哥哥,北地大捷,你家女婿估计快要回来了。哈哈。”
  宋志远听了,喜的差点儿把种子都不要了,只想着回来报喜。
  周一诺回来了,他家闺女终于不用再苦苦熬着了,日子以后就更有盼头啦!
  与此同时,宋丁香也收到了周一诺隔了两年再次寄回来的家书。
  宋丁香:苦熬?不不不,没有。若不是因为大旱,我过得滋润着呢。
  周一诺:我再不回来,怕是你们真的把我忘了qaq
  ---------------
  感谢在2019-11-11 20:26:14~2019-11-12 20:50:0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q酸酸软软p熊笨二二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等等、多多陛下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0章
  “二妮, 二妮!!”宋志远赶着牛车回来, 卸下来一堆口袋。口袋里装的都是种子, 有玉米的有稻谷的,都是眼下正需要的东西。
  “喊啥呢?”方氏从厨房出来,用布巾擦着手,“她去藕塘那边了, 啥事儿啊?”
  “咱爹呢?先赶紧把种子发下去别耽误了农时。对了,我在镇上看见王大人了,王大人说……”宋志远喜形于色,就差手舞足蹈了,“说北地大捷!”
  方氏道:“嗨,我知道了。”
  宋志远:???
  “你咋就知道了?这消息都传村里来了?我看镇上都没多少人知道呢。”
  方氏哈哈笑道:“你刚走就有个后生来送信给二妮儿,是柱子写来的, 哈哈。”
  宋志远舒了口气,道:“知道就好, 哎呀,这盼星星盼月亮的, 可算把人盼回来了。”
  宋兴义全家都洋溢在快乐之中,他们躲过了天灾,躲过了人祸。没有在灾年饿死,还保住了家里的两个大牲口。如今北地大捷, 周一诺送了家信回来,简直就是双喜临门。当然,如果宋志轩再能考中个举人进士的, 那就更好了。
  其实去年就应该开春闱,只是因为北方旱情严重,皇帝下令特地推迟了一年。今年春季部分地方旱情略有缓解,春闱自然就开了。
  白山长带着自己的几个学生早早的去了帝都,算算日子,不管考没考中,如今也该下来信儿了。
  周一诺写来的家书中除了说北地大捷,他们要班师回朝之外,还特特说了一下羊毛的事。因为宋丁香给送去的羊毛手套和羊毛毯子都十分好用,所以老将军的意思是等旱情结束了还继续往这边送羊毛,希望羊毛作坊能继续运作。
  宋丁香自然是高兴看到这些的,有了持续不断的羊毛,作坊就不会停,他们就能继续赚银子。而且抛去工钱之外都是纯利,怎么想怎么划算。
  掰着手指头算一算,现在种了豆子,种了白菜到了秋季就可以继续做酱豆腐和辣白菜了。因为旱情缓解人群回流,镇上和县城里又逐渐恢复了生机。据说不少卖铺子和院子的人都有些后悔,他们没想到这次旱灾两年就结束了,而且北地的战争也没有蔓延过来,反而是个大捷。
  只要北地不打仗,那么这边就是个非常适合做生意的地方,南来北往的客商很多,恢复以往的热闹指日可待。
  这天,家里正在忙碌着,突然就听到一阵吹吹打打的乐声。村口那边来了一队热热闹闹的队伍,唢呐的声音简直能穿透天际。
  “咋回事儿啊?娶媳妇的?”人们纷纷看了过去,也没看见什么迎亲的队伍,倒是看见了几个衙役。
  “四叔,七哥十一哥,你们快别干了,哎呀!”五奶奶家的儿子宋十二跑的满头都是汗,头发都散了,“大喜事,大喜事啊!!官府那边来报喜了。四叔,四叔!!”
  宋兴义茫然的眨了眨眼,道:“报啥喜?给送粮食来了?”如今家里还在吃荞麦面儿和红薯干呢,吃的人嘴里都发苦了,恨不得咬几口金黄的大饼子解解馋呢。
  “啥粮食啊!是小十六!小十六高中啦!”宋十二乐的见牙不见眼,恨不得一蹦三高,“快,快跟我回去。”
  “小十六中了?”宋志远听完,激动的丢下手里的锄头,拽着宋兴义就往地头跑,“爹,老三中了,考中了!大哥,大哥你还干啥呢?还不赶紧回家!”
  一家子男人也不干活了,急匆匆的往家里跑。
  报喜的还没走呢,宋丁香他们张罗了一桌子茶水和剩下的果子干儿给前来报喜的人吃。
  宋李氏也跟着张罗,嘴里还不停道:“实在没什么好东西了,就只有去年晒得这点子果子干儿,你们甜甜嘴儿。”
  宋丁香则抱了一下子铜子儿出来,给衙役们和吹鼓手一人抓了一把,来看热闹的每个人都分了几个。
  宋兴义鞋都跑掉了,他冲进院子,呆呆的看着一院子的人,“中了?真的中了?”
  报喜的那小官儿笑道:“恭喜老爷子,贺喜老爷子,你家儿子是高中,皇上钦点的状元郎!这可是大喜事啊!”
  “啊,啊……”宋兴义愣住了,半晌落下眼泪来,“状元?我的妈……我儿子,我儿子这么厉害吗?”
  小官儿笑道:“这几年不是到处旱灾吗?皇上下的考题是社稷,你家小公子写的文章据说就跟咱们种地相关,皇上一眼就看中了。”
  宋志远在后面拎着鞋子进来,笑道:“爹,你咋还哭了呢?这可是大喜事儿。只是各位真的对不住了,咱家如今也没啥能拿出来谢谢你们的。”
  小官儿道:“嗨,到处都不容易,能蹭上一口状元郎家的茶水我就知足了。成,既然你们都知道了那我们就先走了,还有别的村也有考中的,得挨个去报喜呢。”
  小官带着衙役和吹鼓手哗啦啦的走了,村民们纷纷涌进院子大声的道贺。
  宋兴义高兴地简直合不拢嘴,“他娘,给乡亲们倒茶喝,喝茶喝茶。这茶叶还是当年人家送的,我们一直没舍得喝呢,是好茶。”
  “你那是陈年的茶,我给你带的才是今年的好茶叶呢。”门口传来大笑声。
  “王大人?您怎么来了?”宋丁香诧异。
  王员外笑道:“听到喜讯来给你们报喜啊,这可是双喜临门呢。来来来各位各位,我还带了糖块,都来吃,来吃啊。”他一边说着,一边让身后的小厮把篮子上盖的油布掀开,露出满满一篮子糖块来。
  “王大人快请屋里坐,”宋丁香把人往主屋里迎,又对宋兴义道:“爷爷,你赶紧去洗洗,你鞋呢?鞋,赶紧穿上啊。”
  宋兴义又哭又笑,“对对对,王大人先去歇会儿,我鞋,哎哟我先去洗洗脚在穿鞋。不是,老二,给我找一身干净衣服来。”
  “你们可算熬到头了,不容易啊。”王员外喝了口自带的新茶,道:“原本你婶子也打算来,可是孩子黏人走不开,只能让我自己个儿带着礼来了。”
  宋丁香笑道:“夫人可还好?”
  王员外点点头道:“还好,就是受了点儿惊吓。其实南边也有点儿旱,只不过没北方这么厉害。我跟你们说啊,现在咱们这边旱情缓解了,但是西北那边不行,还旱着呢。据说皇上愁得一宿一宿睡不着,去年的时候就因为大旱导致国库空虚,差点儿发不出军饷,想着把北地的兵都召回来呢。可谁知道,一下子就打了胜仗,这下皇帝老子也该好好休息了。”
  王员外毕竟人脉广,他说了很多人们不知道的事,甚至还掏出了宋志轩写的那篇文章来递给宋兴义,“你家养出来个好儿子。读书人不能光读书,也得懂社稷。这文章虽然还有些稚嫩,不过说了许多对旱情的看法,还有旱情之后对蝗灾的防护。咱们这边旱了两年,你们都烧了地应该不会闹蝗灾,西北可就不见得了。反正皇上看了高兴地不得了,直接就点了他做状元呢——嗨,这也是听我那个侄子说的。”
  宋兴义笑道:“这烧地的法子和稻田防治虫灾的法子,其实都是二妮儿看书琢磨出来的。这闺女若是个男的,怕是也能考个官儿当当了。”
  lt;/divgt;
  lt;/div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