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哎,爷爷就爷爷吧,反正外公都当了快一年了,还怕什么爷爷的称呼?
  自欺欺人的赵国生不承认自己老了,上了年纪,四十岁,放在后世,不过就一个大龄男青年罢了,在这个年代,他居然当爷爷了?
  “羡慕是有一点,不过一想到我有三个儿子,孙子还怕少吗?”刘兰秀似乎看到子孙满堂的场面了,笑得和蔼极力。
  赵国生:“……”
  要不要告诉她,计划生育法马上要执行了?上次他去亲家哪里看大女儿,听王父提过几句,还问过美艳和建军想要几个孩子?如果想要两个的话,今年就必须的怀上,不然按规定,他们两口子就没有机会再生二胎了。
  估计是听到什么风声了吧?
  算了,桥到船头自然直,他现在说了也无济于事,徒添烦恼罢了。
  “彩礼准备好了吗?”赵国生还是关心眼前实际点的事情吧。
  “早就备好了,不就是上次我们商量好的那些东西吗?一辆单车,一台电视机,三百块彩礼钱。”这是下了血本了,都快一千块钱了,好在这些东西最后还是落在自己家里,不然,刘兰秀真舍不得。
  对于王德胜那股子宠女儿的劲头,刘兰秀一点也不担心彩礼会被昧了。
  “行,那我明天和王大哥粗略的聊聊,看还需不需要增添点什么。”按照习俗,女方嫁妆越多,南方的彩礼钱该越贵重,不能低于女方,赵国生心里暗暗猜测应该还要添点东西。
  “嗯,到时候再看吧。”刘兰秀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
  这也是为什么在赵爱华情定巧儿后,她这么大方的原因,究其原因还不是女方家里条件好,她家不能短了志气。
  细观赵家村,谁家娶媳妇下这么重的彩礼?又是电视机,又是单车的?
  上门提亲这事,赵国生和刘兰秀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傍晚孩子们放学回来时,碰巧赵爱华也刚刚到屋,索性刘兰秀当着全家人的面,郑重其事的告知他们这个喜讯。
  “嘿嘿”赵爱华整个人懵懵的傻笑,呆呆的偷乐,八颗白牙显得他更加傻里傻气,乐昏了头。
  看到这种状态的赵爱华,喜讯撞人胆的几个熊孩子天不怕,地不怕的借此机会,一个劲的取笑和调侃。
  “哦哦,大哥要娶大嫂咯。”
  “噢噢,某人以后不用偷偷摸摸的去看电影,还要人帮忙打掩护了?”
  “哎,瞧大哥这傻样?看样子以后我们得多巴结大嫂了。”
  “好了,你们几个臭小子,没大没小的,怎么说哥哥呢?还不去写作业去。”刘兰秀摇头好笑的呵斥着胡乱起哄的三个熊孩子。
  其实她心中更多的心酸,看她大儿子这副蠢模样,以后她这姆妈说话还顶用吗?
  “咳咳”赵国生趁着刘兰秀失落不注意间,轻轻的咳嗽,推了推傻乐的赵爱华,用眼神告诉他,你姆妈心情很不好。
  赵爱华只是一时间的失神傻乐,片刻体会了赵国生的意识,急忙笑着凑上前笑着讨好:“姆妈,你放心,我和巧儿以后一定会好好孝顺你和爸的,你儿子我是什么样的人,姆妈你还不清楚吗?”绝不会娶了媳妇忘了娘的。
  “你们好好过日子,给我添个大胖孙子就是对我最好的孝顺了。”刘兰秀笑着摆摆手,对他那些讨好的话不是很在意。
  孝顺不孝顺,有他爸这个活生生的大孝子在,她倒不怕赵爱华学坏。
  都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些年,赵国生是如何孝顺赵父赵母的,家里几个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爱华,帮着你姆妈煮饭,我去一趟你爷爷奶奶家,告诉他们一声。”别赵爱华定了亲,赵父赵母还不知道,或者从外人嘴里听到消息。
  赵家村的黄昏宛如山水画中的美景,虚幻而又真实,从炊烟袅袅的村子里,不时地传几声狗吠鸡鸣,赵国生有种置身田园山水中的感觉。
  不一会,赵国生就到了赵父赵母家,他也没有过多的啰嗦和绕弯子,直接说了来意。
  赵父赵母一听孙子定亲,当然喜笑颜开的不得了,皱巴巴的脸上充满了灿烂的笑容,还拉着赵国生的手,问东问西的,恨不得孙媳妇马上过门,像长孙媳妇那样,头两个月就怀上重孙子,给老赵家添新丁,使其更兴旺。
  夜里知什么时候,落起了春雨,轻轻的,听不见淅沥的响声,像一种湿漉漉的烟雾,轻柔地滋润着大地。
  第二天一早,春雨过后,太阳出来了,一片晴朗。
  整个赵家村像刚洗过似的,特别清爽,空气愈发新鲜,呼吸一口,有股子甜丝丝的味道,像喝了蜜一样舒服。
  赵国生来到县城后,也没指望立马碰到王德胜,应该说他上午是准备托人送信去请的,下午才算正式碰面详谈。
  也是他们两家关系比较亲密,赵国生和王德胜更是有着贩卖‘泥鳅,黄鳝’的共同秘密,很多事可以直接说出口,不用媒婆在中间传达。
  有时候运气来了,那是天公来帮忙。
  可见,这门亲事也是天公作美的大好姻缘。
  “国生,你也来县城了?”赵国生刚到县城就巧遇了王德胜,被他一嗓子给喊住了。
  “是啊,亲家。”赵国生挤眉弄眼笑着点头。
  他一声亲家,不言而喻,王德胜瞬间明白其中的含义。
  早先有约定开春就定亲,赵国生这一句亲家就是提醒,提醒是时候完成口头约定了。
  “呵呵,亲家,我们找地方坐下来好好聊聊?”王德胜也不是不讲理的人,他刁难过赵爱华许多次了,也曾层层考验过这个人的品性,现在不能再甩脸子了。
  毕竟,这时候是真正决定定亲了,东真格了。
  为了女儿在婆家过得好,他也该改改蛮横的态度了。
  更何况,他和赵国生的关系一向很好。
  第174章
  “亲家, 你看什么时候请媒婆去你家上门说媒比较方便?”赵国生没有拐弯抹角,直截了当的笑着问了起来。
  “呵呵, 我家什么时候都方便。”他老婆自打出了元宵节就天天在家念叨,惦记着赵家请媒婆上门提亲,生怕他家巧儿没人要似的。
  好吧, 王德胜心里也一直在犯迷糊,左等右等怎么还没个音信?再等黄花菜都凉了。
  这不是王家急着嫁女儿, 是整个上林村都知道赵爱华和他家巧儿处对象的事。
  名不正言不顺的处了大半年,村里人没说什么难听的话, 但是他们心里着急啊。
  这年头, 但凡有点流言蜚语,名誉受损和受伤害的永远是女孩子,要是两人突然闹翻了, 赵爱华单方面反悔了, 不搭理他家巧儿了, 他家巧儿该何去何从?
  王德胜两口子心里再焦急, 也得省着,憋着, 不能主动提出来, 要有女方特有的矜持和含蓄,不能做出一副恨嫁的模样。
  “两天后是个良辰吉日,我请媒婆上门,你看行吗?”赵国生没看出王德胜内心那股子松了口气的舒坦,只见他紧蹙眉头低头思索, 还以为他舍不得这么快嫁女儿呢。
  这种心情赵国生曾经也体会过,心底隐隐的发酸,发胀,感觉空落落的难受的紧。
  “好啊,到时候我和你嫂子在家等着。”真如愿以偿的时候,王德胜放松的心神又一次紧绷起来了。
  “王大哥,我家情况你是知道的,算不上顶好也算不上贫穷,彩礼不多,准备了一台电视机,一辆单车,三百块钱彩礼,床,柜子家具什么的也一一俱全。”这是赵国生谦虚的话,这等彩礼钱已经非常出彩了,十里八乡都排的上号了。
  当然,和王家相比,自然落了下乘,王家两个儿子都在县城工作,虽说是走了后门进去的,在厂子没倒闭前也是铁饭碗啊。
  结亲,结亲,一开始看的就是彩礼和嫁妆的厚薄来判断彼此之间的诚意。
  赵国生报出的这一连串彩礼单子,不用说,绝对是诚意十足的,这年代谁家娶儿媳妇耗费这么高的成本的?
  王德胜可早就打听清楚赵家现有电视机和单车了,完全没有必要在彩礼上列一份。
  听到赵国生这么诚心诚意的彩礼单,他高兴激动的同时又隐约有些担心。
  这种单独拥有电视机和单车的含义代表着她女儿嫁过去后,只要婆媳关系处不来,立马就可以分家单过,这是赵家暗暗表达的意思。
  这种想法王德胜也有,他也在心底准备了类似的嫁妆,下了血本的,就担心巧儿在赵家过得不好,尽量在嫁妆上替巧儿撑腰。
  可是,比起分家单过的自由,王德胜更担心的是他女儿那孩子般的性格,根本无法适应另立门户后的独立。
  “国生啊,什么都不说了,我就等着媒婆上门提亲了。”王德胜深感自己太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瞎想了。
  原本备的那些嫁妆也该变变了,幸好电视机和单车还没有买,只是预备了钱。
  很多嫁妆在没有经过沟通和协商前,女方只会填在预备的嫁妆单子上,怕的就是会出现这种重复的现象。
  “那行,等他们结婚的那天,我们不醉不归?”赵国生笑眯眯的说。
  完全意料之中,这等彩礼单子还有意见?那他家女儿是公主还是女王?
  两人就着细微末节的琐事又有商有量的热情闲谈起来,定好什么时候上门提亲,什么时候两家约出来正式见一面,什么时候摆酒席等等。
  究根结底,话题中心还是围绕着儿女亲事的问题。
  等到他们有商有量的笑着把所有事都谈妥当了以后,王德胜才欲言又止的感概着说了些知心话:“国生啊,其实从一开始我就不看好你家爱华,你知道为什么吗?“这也正是他之所以对赵爱华横眉冷对,百般挑剔的原因。
  “……”赵国生灿烂的笑容出现了一丝龟裂,僵硬着不知道是该生气愤怒的去质问为什么还是默不作声的沉默,刚才还有说有笑,亲事也高兴的定下来了,这画风转变的太快,他还真反应不过来?
  王德胜也没指望赵国生能猜出个所以然来,他稍带遗憾的口气略带笑容自问自答道:“你家孩子太多了,五个孩子中,有三个孩子还在读书,其中赵爱华正好是老大。”
  可想而知,作为老子的赵爱华承担着多大的责任?不是说分家就真的能分得一干二净的毫无关系。
  分家后,父母和弟妹若是存在现实的困难,赵爱华不可能袖手旁观,要不然太冷血无情了,王德胜也会鄙薄他的,能这样对待自己亲身父母的人,他这个老丈人能盼望他什么?
  要是搭手帮忙的话,王德胜又会替他女儿感到不值和委屈。
  怎么选都很矛盾,心里都不舒服。
  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他女儿嫁过去是长媳,何为长媳?无庸赘述,肯定得力压下面的两个弟媳妇。
  可是巧儿有那种魄力和能力吗?王德胜这个昧着良心说自己女儿是天下第一好的父亲,也心虚的很,底气很不足。
  无他,他女儿一直是娇生惯养的小孩子性情,担不起。
  更何况听未来女婿的意思,赵家有意愿培养出三位大学生来?
  想到这,王德胜的担忧更加明显了,眉头皱的更深了。
  赵国生:“……”他终于弄明白王德胜至始至终保持冷漠和刁难的态度了。
  “王大哥,你的担心是多余的,爱华挣的钱,我和他姆妈可一分都没有动过,全部帮他存着呢,就等他结婚后交到他们小两口手上,并且婚后我们做长辈的绝不干涉他们小两口的财政。”赵国生这句话的言下之意,他们不会用赵爱华两口子的钱去贴补下面三个熊孩子的学费。
  不这么做的原因有两点,一点是不想引起不必要的婆媳家庭纠纷,二点是不希望将来有人在三个熊孩子耳边咬舌根子,一句没有我们当年出钱给你们读书,你们会有今天的道德绑架。
  瞧他和刘兰秀多有先见之明,这儿媳妇还没有进门呢,人家娘家的长辈早就隐隐担心的全方位的想到了。
  “呵呵,我就是了解你和弟妹的为人才答应这门亲事的啊。”王德胜脑袋转的快,闭起眼睛眯眯笑道,一点难堪的尴尬都没有,仿佛一开始他真的就是这么想的。
  赵国生:“……”不要小看任何人,谁都是奥斯卡奖项的候选人。
  “王大哥,跟你说句实话,其实我们更想把爱华分出去单独过。”赵国生真是这么想的,就是刘兰秀不同意,怕他们年轻不懂事,不会过日子,想多教导他们小两口两年,起码等他们孩子出生。
  “呵呵”王德胜闻言低头思索,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笑着说:“国生,不说这些了,我相信你家不会亏待巧儿的。”分家是人家家务事,他可以偷偷试探态度,但不能当面直接插嘴。
  赵国生:“……”你得到满意答复倒是不想说了,他还没吐槽够呢。
  今天这场谈话,放在后世就类似于女方在问男方,你家有没有房?有没有车?有几口人?有多少存款,房子写谁的名字?公婆是和他们是分开住还是住一起?等等等等。
  这类问题,本质上,从古至今都未曾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