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纪明铮偷偷窥了高煦一眼,见皇帝微微带笑,并没有反对“舅舅”这个称呼,他心中松了口气。
  伴君如伴虎,时刻谨慎才是长久之道。
  “陛下,娘娘,春寒陡峭的,太子殿下年幼,还是进屋里说话好些。”
  高煦正有此意,一行人转移到前厅。
  他只简单说几句,体贴让妻子多与兄长叙话,前厅气氛挺轻松的。
  说着说着,安哥儿挣扎着要下地,纪婉青就放了他下去。
  这小子小胳膊小腿灵活,如今厚衣裳也不用穿了,蹬蹬蹬跑得飞快,他这里看看,那里瞧瞧,忙坏了一众伺候的人。
  他本来胆子不小,熟悉了前厅后更放得开,玩耍了一阵子,他就瞅上了纪明铮,这娘说是舅舅的人。
  安哥儿瞄了半响,蹬蹬蹬冲上,站在纪明铮跟前,仰脸瞅着对方。
  纪明铮按捺下激动,站起含笑道:“太子殿下。”
  安哥儿偏头看了片刻,调皮揪了舅舅衣摆一记,扬起笑脸露出几颗小小米粒牙,完事他就转身冲回亲爹身边,抱着高煦大腿往上爬。
  “纪卿不必如此拘谨。”
  高煦姿态闲适,俯身抱起乱窜的儿子,直接将他放在怀里,安哥儿熟门熟路盘腿一坐,靠在父亲怀里,又去瞅他舅舅。
  纪明铮恭敬应了,抬首时,余光下意识往妹妹瞥去。
  纪婉青正微笑看向父子二人,粉颊泛绯,气色极好,眉目舒展,不带分毫忧虑。
  这一刻,他一颗心才彻底落地。
  皇帝拒绝纳妃,他知道,但只有亲眼见了妹妹过得幸福,他才相信。
  他很了解自己的妹妹,日子是否舒心,瞒不过他。
  这极好。
  兄妹又聊着盏茶功夫,祭拜的时辰到了,一行人转移阵地到宗祠。
  纪婉青笑意消失了,沉默下来,恭恭敬敬拜祭了爹娘,她在心中默念,“爹爹娘亲,我过得很好,你们莫要再挂心。”
  她凝望上首两块较新的牌位良久,虽五六年过去,但父母慈祥容颜她片刻不忘。
  这辈子也忘不了。
  “娘娘莫要太伤感,爹爹娘亲在天之灵,想必是欣慰欢喜的。”
  纪明铮低声安慰,纪婉青点了点头,“好。”
  祭拜有条不紊进行,令纪家人诧异的是,高煦不但亲自来了,他还亲自上了三炷清香。
  皇帝给臣属上香,意义太大了,要知道即使配享太庙的名臣,也不是跟主牌位放在一起的,皇帝只亲自祭拜正殿。
  高煦没有祭拜,却是以女婿身份上的香。
  纪婉青没打算说什么感激的话,再说这种话就生分了,她侧头看高煦,他表情不变,却眸带安抚。
  她余光瞥见地上的蒲团,两年多前,不知前路有何崎岖的她,在大婚前一天,独自来到宗祠,拉着蒲团坐在父母牌位底下,喃喃低语很久。
  无非就是说,她会努力过得很好,让爹娘莫要担忧。
  两年多过去了,她确实过得很好,夫君疼爱儿子乖巧,已好得不能再好。
  她眼眶微微发热,勾起唇角,对他一笑。
  祭拜完毕,已是傍晚,依依不舍离了靖国公府,纪婉青抱着胖儿子,偎依在夫君怀里。
  安哥儿对母亲情绪很敏感,他搂着母亲脖子,小胖脸贴着母亲脸颊。
  高煦将母子二人抱在怀里,轻抚着她的背,温声道:“你若想娘家,我们有了空暇再来,可好?”
  耳伴是“砰砰”有力的心跳声,他的怀抱宽阔而温暖,她往里贴了贴,轻轻应了一声。
  “好。”
  作者有话要说:
  故事的正文,到这里就结束了,后面还有一些番外,先更哥哥的,阿秀尽量保持日更哒!
  第一百四十八章 霍芷潼x纪明铮(一)
  深秋近冬, 寒风飒飒。
  初雪还没有下来,路还是好走的, 通往京城的官道车马络绎不绝,挑夫途人行色匆匆, 俱抓紧时间奔赴目的地。
  黄土飞扬,一行十数辆大小马车组成的车队驰来。
  这车队了不起, 虽没将府徽悬在显眼处, 但有近百名府卫护持。诸府卫面容沉肃,目光炯炯, 人数不算多,但明显纪律严明。
  胯下马匹膘肥体壮,马上健儿蓄势待发, 虽尽量低调, 却依旧让人无法忽视。
  进了主干道,这引人侧目的车队速度放缓, 汇入人流车流。
  人车尽量让开位置, 毕竟平头老百姓的, 谁也不想招惹麻烦。
  饶是如此,也没让出多少位置来, 毕竟一条官道, 再大也是有限的。
  大伙儿相当忐忑,因为这条是进京大路,途经的贵人不少,不少贵人都不乐意平民靠得太近的。更有甚者, 护卫还有略略驱赶,以免惊动女眷。
  看着身份越高,越可能如此。
  出乎意料的,这车队的主人却没有这么做,且府卫还很自觉,立即收缩队伍,既保护了车队,也少占了道路。
  他们没争没抢,甚至礼让了推着板车的农夫过去,车队才接着前行。
  “夫人,姑娘,已经能远远望见城墙了,今儿肯定能到京城。”
  说话的人,位于是第二辆马车上,是个圆脸大眼睛的小丫鬟。她正掀起一线车窗帘子,偷偷往外张望。
  马车上有两位主子,其中年长一个细眉长目,是个娟秀的中年贵妇,她立即蹙眉道:“春喜,快快把帘子放下。”
  “我不是说过,京城不同北地,规矩严谨得很,这动作再要不得?”
  北地民风粗豪,对女子拘束少了很多,像这样微微掀起帘子往外看看的动作,实在不足为奇。
  但换了京城,就成了家教不严谨的象征,被人发现了嘀咕免不了,若这车驾是未婚大家闺秀所坐,影响还会大些。
  车中另一主子正是个在阁少女,贵妇如何能不紧张?
  “陈嬷嬷告诫过你们的诸事,若有再犯,你们莫要留在姑娘身边,以免既丢了我霍家脸面,还连累了姑娘!”
  圆脸丫头春喜性子活泼,虽被告诫过,但她想着还没到京城,才偷偷瞄了一眼,不想夫人这般严厉,她当即吓得立即跪下请罪。
  “伯娘,春喜这丫头是个笨的,不过多说几次她就记住了,您莫要气坏身子。”
  这声音如汩汩溪流,跌宕起伏间,叮咚清脆,说话的正是马车上另一个主子,贵妇的侄女霍芷潼,她正微笑安抚自己的大伯母。
  春喜非常忠心,不过自幼长于北地的她,根本无法想象所谓京城上层的规矩,所以才犯了错,好好再强调一次,她必然会牢牢紧记。
  这一点,贵妇也即是霍夫人赵氏清楚,不过她不忘训斥道:“这次你家姑娘说清,我饶了你,若此下次谁再犯,我就将她送回去,莫要留在京城。”
  春喜连连应是,这小插曲才算过去。
  这家人姓霍,没错,就是霍川的家眷。
  赵氏是霍川妻子,夫君在燕山立下大功,被封了世袭永定侯,送了信笺让家人进京一趟。
  世袭侯爵,光宗耀组,霍家大大提升了一个等级。
  若是寻常时候,进京赵氏也是坦然的,毕竟夫君是新贵,是新帝心腹,炙手可热,而她本人也是大家贵女出身,虽风土人情有差异,但规矩礼仪一点不缺。
  霍家几代从戎,官职都不低,底蕴有,绝对轮不上被嘲笑的的暴发户。
  这不是夫君传信来说,靖国公未有婚配,他提议了养在夫人膝下的侄女,若是可行,两家将结亲。
  赵氏一气儿生了三个小子,个个肖父,她想添个女儿却没这命。不过,小叔子原配病逝前,唯恐后头人薄待亲生骨肉,却将膝下唯一的女儿霍芷潼托给她养。
  这位霍二夫人也姓赵,是大夫人赵氏的同宗堂妹,二人年纪差不多,又是妯娌,感情一贯很不错。
  她自然答应了。
  小女孩很懂事,招人疼,加上一直没能生女儿,三个小子又好武,一点不粘她,养着养着,这侄女就不亚于亲女了,被赵氏疼入心坎。
  苦心养了女儿,自然得找个好女婿,把她嫁出去好好过日子。
  现在霍川给找了这么贵一个女婿,听说皇后娘娘也觉得两家结亲不错,等抵京见过面,娘娘若满意,六礼就走起来了。
  靖国公,赵氏曾见过这后生,英武不凡,如今立下大功又被封了国公爵位,纪明铮还是皇后唯一胞兄,当今国舅。
  年轻人本就前途无量,新妇嫁过去就当家,上无婆母需要伺候,下无妯娌需要周旋,实在是一门好得不能再好的亲事。
  反观霍芷潼,自己女儿养得好自己知道,但赵氏扪心自问,身份确实欠缺了些。
  霍家爵位是霍川挣出来的,所谓二房嫡出女儿,比祖传爵位人家含金量差远了。
  小叔子人老实,习武天赋运气都一般,虽有兄长大力提携,但也不过是从三品武官,而且早到了瓶颈,升迁可能几近于无。
  若非占了霍纪两家世交的便宜,霍芷潼根本不在靖国公府结亲名单上。
  赵氏捶足顿胸,当初应该把侄女过继到自己名下,那好歹还能占个永定侯嫡女身份。
  “伯娘,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没什么好惋惜的。”
  近段日子,赵氏都在懊悔此事,霍芷潼一眼就知,她握住伯母的手,再次劝慰。
  其实要她说,强扭的挂不甜,顺其自然即可,知根知底的贵婿固然是好,但要是真没这个命,挑个门当户对的人家,也是很不错的。
  没必要硬高攀。
  她的心态很平和,高门大户有高门大户的烦恼,日子未必就比中等人家如意。
  “唉,”赵氏叹息一声,“你没出阁,是不知道没有婆母的好处。”
  这是她看中这门亲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霍老夫人够和蔼的,但婆母就不是亲娘,里面差别大得去了。
  “你规矩品貌一点不缺,既然你伯父肯提这门亲事,那皇后娘娘必定不是仅重视门户的人,你只寻常表现,这亲事想必能成的。”
  霍川是个很靠谱的人,赵氏信心大增,不过能看出她依旧紧张,絮絮叨叨嘱咐着。
  霍芷潼微笑听着,不停应和,她虽命苦自小没了亲娘,但何其有幸,能养在大伯母膝下,全了这份母女情。
  “伯娘你放心,我定不会出岔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