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第92章
  谁知道这一次,却是被顾明妧给说中了。前世发生的那些事情,好些已经同这一世不同了,但气候冷暖,却是和前世如出一辙。
  这雪一下就是十来天,等她们祭过了祖,预备要启程返京的时候,这雪也没见停下来。大雪封路,京城肯定是回不去了,就连顾翰清从那边写来的书信,也有好几日没有收到了。
  大雪将村里好几户人家的房子都压塌了,老太太命人开了顾家的祠堂给村民们躲避风雪,又询问了周氏他们如今剩下的米粮,在顾家的祠堂门口设了粥棚。
  周氏也给顾翰清写了书信送过去,只是这一路上都是狂风暴雪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送到京城。
  天气冷的出奇,前几日丫鬟们见这么大的雪还觉得新奇,在院子里堆各种的雪人玩,后来便冷得连门也不肯出去了。
  顾明妧和家中几个姐妹围着炉子说话闲聊,想着今年不但不能回京城看灯会了,也不知道要在这地方耽误到什么时候。不过如今她们着急也没用,好在周氏之前已经屯了粮食,又让添了炭火,一家老小的吃用都不是问题。
  顾明烟从小到大哪里受过这样的罪,整日里同丫鬟埋怨这个、又说那个,周氏忙里忙外也没空管她们,只由顾明珠带着她们在内院玩耍。
  她们是姑娘家,即使前头人手不够,这样抛头露面的事情也是轮不到她们做的。
  “春梅,你去帮我到厨房叫一盏银耳汤来吃。”
  大约是最近炭火薰多了的缘故,顾明烟觉得自己嗓子有些难受,被叫做春梅的丫鬟却是坐着没动,连手里的针线都没放下来,只懒懒道:“姑娘,这两日粥棚人手不够,厨房里的大娘都去帮忙了,每日里要到申时末刻才回来,这会子厨房只有冷锅冷灶的。”
  “你不是丫头吗?你不会生火做饭?”
  顾明烟一向骄纵惯了,冲她耍起了脾气来。不过还没等她发作起来,外头便有小丫鬟进来回话,说县太爷夫人过来向老太太和太太问安。
  平阳县的县官是个五十来岁的老头子了,到了这把年纪,也没有了多少想升迁的心思,但求一个无功无过便好。平常年份若是逢了饥荒,上报一个受灾的人数也就行了,朝廷并不会派了人过来排查,但今年顾老太太回乡祭祖,如今顾家的祠堂已经睡满了灾民,将来若是顾太太同顾翰清说了一句,他的考评又要担忧了。
  周氏心里也着急,她买的那五百两的米粮,很快就要吃完了……然而灾民却还从各处涌来,大家没有饭吃,听说这里有吃有住,冒雪也要过来。
  姑娘们都已经躲到了里间去,只听见那县太爷夫人同周氏道:“除了我们县,还有隔壁的万阳、长顺、泽州等好几个县府,都已经开始闹饥荒了,去年的收成本来就不好,再加上这里离边关近,打了好几年的仗,粮仓里的存粮都已经吃光了,如今实在是揭不开锅了,我家老爷说要去向几个粮商借粮食,但那些商人个个都是坐地起价的,还不赶紧趁着这一把多赚几个银子,竟没有人肯借。”
  周氏手上倒是还有一些银子,但如今这些银子,已经买不到多少米粮了。
  “宋大人把灾情上报朝廷了没有?”周氏昨日才去了粥棚那边,看着那些老百姓衣衫褴褛,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了,心里实在难过的紧,早知道一开始那些旧衣服、面料布匹什么的也该留着的,还是自己的眼界太浅了,从来没经历过这样的事情。
  “已经报到州府去了,也不知道州府的老爷有没有送去京城,我们老爷说了,顾阁老的家眷还在平阳,让上头务必要紧着些……”
  宋太太一边说,一边还略感激的看了一眼周氏,宋大人憨实,不然也不至于这么多年没有的升迁,这回若不是顾老太太在平阳,上头估计也不会多看他们县一眼的。
  也不知道今年的救灾款项能不能先拨到他们县来?就算银子一下子没有,先运个几百石粮草来,也是一样的……她冒着风雪,坐了几个时辰的马车从县衙赶过来,身上的衣服鞋袜都湿透了,这样的诚意,阁老夫人总也能看在眼里的。
  “我也给我家老爷去了信,就是这天气实在不好,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收到。”
  下了这样大的雪,隔年种下的种子只怕是都要烂在泥里的,等开春化了雪,还要另外安排春种,朝廷今年又要寅吃卯粮起来。好在边关算是安定了下来,户部也没有什么大的开销,兴许百姓们还能熬过去。
  ……
  肃王李昇收到六百里加急的时候,正在校场上训练他那一队先锋营。去年恶狼谷一战,他的先锋营折损了好几名将士,他回了封地之后,便从军中又挑选了一队新兵,列入先锋营操练。
  常伴他左右的长喜拿着朝廷的文书去校场找他,凉州也下了雪,只是没有山西那么大,但地上也铺了厚厚的一层,走上去咯吱嘎咯吱嘎的做响。
  “王爷,朝廷的加急文书,荀先生让奴才给您送来。”
  通常肃王府的庶务是由荀有道管理的,荀有道是肃王府的幕僚,在朝为官的时曾做过两年肃王的先生,后来也不因知何故辞了官。先帝驾崩之后,王爷远赴凉州,竟发现他在此地的书院里当教书先生,这才下了帖子请进王府。对于李昇来说,荀有道亦师亦友,是肃王府不可多得的一位谋士,肃王府的人都尊称他一声荀先生。
  朝廷与王府之间的日常文书,都是荀先生负责的,由他筛选后回报给李昇,但今日他看过这封信之后,却让长喜直接送到李昇面前。
  李昇从信封里把信抽了出来,看完之后眉心便拧了起来,长喜一时好奇问道:“王爷,信上都写什么了?”
  李昇没有说话,只是把信递到长喜的手中,接过一旁副将严华手里的长矛,跟几个新兵比划了起来。
  长喜拿着信看了半日,才算明白了过来……皇帝想让肃王去山西赈灾……至于粮草……说是先暂借他封地十万石,等明年秋收之后,再原数归还。
  皇帝真的是越来越精了,变着法子想要掏空肃王……
  李昇一柄长矛舞得极好,同几个新兵连连过招,打退了三五人之后,才停了下来,问长喜道:“荀先生看过了吗?”
  长喜老实回道:“是先生看过之后,让我直接拿给王爷的。”
  李昇就知道……上次朝廷要李昇出兵的文书,也是他看了一眼就让长喜送过来的。
  “那他还说了什么没有?”荀先生不爱让李昇管闲事,上次鞑靼来犯,事关社稷,李昇领兵去了,那也无可厚非,但赈灾这种事情,明摆着就是朝廷想讹肃王一把,若是再去,岂不是傻?
  “先生说,王爷大可以不去的,听说今年顾阁老的夫人带着家眷回了平阳府祭祖,那边的官员当着阁老夫人的面肯定是要好好表现的,只怕勒紧了裤腰带,都要扛过去的,顾阁老也不可能眼看着自己的老母妻儿被困在那……”
  长喜的话还没说完,李昇忽地就将手里的长矛往赵副将的手里一掷,整个人头也不回的走了。长喜忙紧跟了上去,问他道:“王爷……你去哪里?”
  李昇大步流星,脑子里闪过的却是顾明妧巧笑倩兮的模样,不耐烦回道:“本王赈灾去!”
  ……
  顾明妧穿着厚厚的貂皮大衣站在廊下,几片雪花从廊下飞进来,拍在她嫩生生的脸颊上,微微有些刺痛。周氏一早就出去了,这几天天寒地冻,虽说灾民们有了吃的和避风的地方,但还是有不少人感染了风寒。
  周氏也是头一次遇上这样的事情,同族中的几个叔伯商量着去县里请个大夫过来,顺便买上一车的药材生姜,煮上一些姜汤让灾民们御寒,也好少一些人生病,大灾过后最怕有瘟疫,病的人多传染的也快,到时候就算不下雪了,又有另外的灾情。
  顾明妧有些担心周氏,本来长途跋涉这一路上就很累了,到了这里也没有歇下来,如今又摊上这样的事情,便是再能干的人,也少不得累脱了一层皮。
  可她还是闺阁中的姑娘,外头的事情却是一件也帮不上忙。老太太年纪又大了,这样的日子更是连门也不能出的,万一摔到了哪儿,那可就更是大事了。
  顾明妧这里正盼着周氏早些回来,忽然看见外头有一群人急冲冲的跑进来,一边走一边道:“不好了!不好了!太太在外头晕倒了!”
  第93章
  顾明妧惊了一跳,急忙提着裙子迎出去,却见一个粗使的婆子正背着周氏往房里来,下人们围成了一圈,扶着她慢慢进房。
  顾明妧急忙问刘妈妈道:“妈妈,母亲怎么了?”
  刘妈妈也不清楚,只是神情焦急的很,见顾明妧问她,便开口道:“老奴也不知道,太太方才还好好的,只说一会儿还去粥棚那边看看,谁知站起来的时候,却是晕了过去,我已经让人去看了祠堂那边大夫过来了!”
  众人七手八脚把周氏扶进了正房,顾明妧看见周氏脸色苍白、双眸紧闭,脸上还有几分劳累之色。
  刘妈妈拿了一个汤婆子过来给周氏暖脚,心疼道:“太太这是累着了,昨日还喊着吃不下东西,胃里犯酸水呢!”
  这一路上人人都很劳累,尤其是雪灾之后,周氏又跟着族中的叔伯们一起操持赈灾的事情,更是忙得马不停蹄的。
  老太太听了消息,也由顾明珠扶着过来了,她这厢正着急问周氏的近况,外面却是有婆子进来,已将在祠堂那边救治灾民的大夫请了过来。
  老太太见大夫来了,便先坐了下来,请大夫先为周氏诊治了起来。
  几个姑娘都有些紧张,除了顾明玉年纪小,由奶娘带着没过来,其他人都侯在一旁。周氏身子一向健康,模样又富态,并不是体弱多病的样子,这样突然晕过去,实在让人担忧。
  大夫把了脉,又换了另一只手搭了片刻,众人的视线便都集中在他脸上……这是在山西,而这里又是一个鸟不拉屎的小村庄,这大夫又是一个县里小药铺的大夫……大家实在是太不放心了。
  “大夫,怎么样啊?”老太太率先等不及了,只开口问道。
  “无妨……”大夫脸上神色倒是淡淡的,但眉心似乎是有些紧蹙,“夫人这是有了身孕,又操劳过度,以致气血两虚,所以才会晕过去的。”
  “什……什么?”老太太惊得张大了嘴巴?周氏是何时有了身孕?她怎么不知道?若是她早知道了,怎么可能千里迢迢的回乡祭祖来呢?
  “她有身孕多久了?”老太太这下是真的紧张了起来。
  “不过才一个多月,脉象还有些不稳,等我开一副安胎药服下,不过这几日不能再操劳了,要卧床休息才行。”大夫说着便站了起来,早有小丫鬟送了笔墨纸砚过来,请他写方子。
  大夫便蘸了墨开始写方子,一众人都围着他,他写到一半却是抬起了头来,拧着眉心道:“外头大雪封门,我一早过来花了两个多时辰,这时候天色已晚,若是去了,只怕今日也赶不及回来了,不过这药实在耽误不得……”
  “您先写着,我再找人去抓。”老太太这时候连自己是喜是忧都不分不清了,周氏这把年纪又有了身孕,这实在是祖上积德,可这孩子这个时候来,真真是让她措手不及!
  “这是药方,要早些回来给夫人熬了服下才好,脉象极弱,天气又冷,就算夫人醒了,也要让她卧床休息,万万不能操劳了。”周氏是什么人,这方圆几百里的人都知道,若是顾阁老的孩子在这里没了,那可是要担大责的,这大夫也是格外小心翼翼。
  “好好好,多谢大夫。”老太太把药方拿在手里,一个劲的道谢,又让人送了大夫出去,可等人走了,她倒是犯起了愁来了,到底让人去县里抓药呢?
  周氏的安胎药,这是何等的大事,那几个小厮也不识字,万一弄错了怎么办?
  “刘妈妈,你去外头找两个识字的小厮进来,让他们现在就去城里抓药!”
  “外头几个小厮都让太太派去县里买药材了,这时候只剩下几个赶车的!”
  “那赶紧去找三叔公,让他在族里找个年轻力壮识字的来!”老太太急的眉心都皱了起来,心里更是自责不已,顾翰清和周氏这年纪能有个孩子不容易,万一要是没了,她可就是罪人了。
  “祖母!我去给母亲抓药!”
  顾明妧一直站在房里,看着周氏苍白的脸色,和老太太急得火烧眉毛一样的表情,忍不住开口道。
  “那怎么行,你是个姑娘家,怎么能出门呢!况且这天气……”
  老太太的话还没说完,顾明妧只急忙道:“救人如救火,现在去找三叔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找到人给母亲抓药,还不如我带着阿福走一趟,他身手好,没有问题的,我去了药铺,抓了药就回来,又不会见什么外人,祖母你不用担心!”
  顾明妧其实也没有一个人做过这样胆大的事情,可周氏对她这样好,她本就无以为报,这时候正是要出力的时候。
  “三妹妹,我跟你一起去!”顾明珠也忍不住开口道,她素来传统,心里早就有了这想法,只是说不出口,见顾明妧这么说,便也撞了胆量开口。
  “别胡闹!”老太太急忙道:“你们都走了,谁来服侍你母亲!”
  顾明珠脸颊一红,低下头去,周氏还躺着,身边肯定是需要人服侍的。
  “祖母,就让我去吧!”
  顾明妧说着,只上前将大夫写下的药方叠好了,拿丝帕包起来,放在小荷包里,塞在衣襟里放好。外面雪太大了,不放的严实一点,若是弄湿了,就瞧不清上头写的字了,“祖母放心,我一定早去早回!”
  老太太这时候也没有别的法子了,随便派个人去,她实在不放心,“你多带一些银子,若是天黑了就在县里找个客栈住一夜再回来……”姑娘家在外头过夜,让人知道了名声不好,可眼下也没有别的办法,老太太实在急得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祖母放心,我知道的!我有一套小子的衣裳,这就去换上!”她们姐妹原想着来这里少不得出去游玩,因此各自备了一身男孩子的衣裳,谁知道这雪却是下个不停,让她们一天都没能出得去。
  等顾明妧再过来回话的时候,她已经穿上了男孩子的衣服。这一年她长了不少个子,人却依旧是纤瘦的,这一袭月白色绣文竹图案的直缀穿在身上,更显的她亭亭玉立,若是不仔细瞧,看着还真相是个十三四岁的少年郎。
  老太太亲手替她披上了狐裘斗篷,嘱咐道:“路上小心些,让阿福车架得慢一点,抓了药若是天黑了就别着急着回来,安全第一。”
  顾明妧点了点头,接了一旁丫鬟递过来的油纸伞和包袱,匆匆从往门外去。
  外头马车早已经安排妥当,上头放着脚炉手炉并毛毡毯子,只是雪还在一个劲的下着,远远望出去白茫茫的一片,连路在哪儿都瞧不清楚。
  刘妈妈还在那边嘱咐阿福:“车驾得稳当点,千万别急,照顾好三小姐。”
  阿福一个劲点头,带着毡帽只露出一双眼睛,顾明妧让他穿上了蓑笠,雪太大,也会弄潮身上的衣裳。
  上了马车,轮子走在雪地里有些涩,顾明妧挽起帘子,见送行的人还在门口,扯着嗓子喊道:“你们快回去吧,照顾好母亲……”
  风雪太大了,也不知道她们听见了没有,顾明妧只是看着人影越来越模糊,渐渐的视线就被风雪整个蒙住了眼睛。
  马车里现在还是暖和的,她抱着个手炉,心里开始盘算起来,方才听那大夫说,他一早过来花了两个时辰,那这一趟估计也要花两个时辰,现在是未时初刻,那么等到县里的时候,就是酉时初刻了,那个时候天应该是全黑了,但下雪天格外亮一些,地上有雪光,她可以连夜赶回来,若是路上顺利,亥时初刻就可以回来了!
  要是能早一些自然更好,周氏和肚子里的孩子都不能耽误,前世她是不知道有这个孩子的,但是她知道周氏一直还想给顾翰清再生一个儿子,只有顾明远一个独子,周氏觉得很对不起顾翰清,如果这一胎是个儿子,那就最好不过了,不管怎样,这对顾家来说,都是添丁的喜事。
  “阿福,我们快一些,争取能早些回来。”顾明妧想了想,揭开车帘子吩咐前头赶车的阿福。
  风雪时大时小,路上连一辆车也没有,马车走的很艰难,跑也跑不起来,遇上上坡的时候,阿福还从前头下来推车,顾明妧要从车里下来帮他,他只是摇头不肯,顾明妧也只好由着他去了。
  路上虽然没遇上马车,却遇上了好些赶路的灾民,都是听说安陵有顾家设的粥棚,所以赶过去投奔的。顾明妧随身倒是带着好些干粮,可看见那些妇人背上背着快饿死的孩子,忍不住就把东西分给了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