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而且公主的下场也很惨。
  穆钰兰一琢磨,好像他说的也对,凌国最大的威胁便是原来的秦清国和北燕国,其他的都不足为惧,只要处理得好,凌国这霸主地位,还是很稳固的,根本不需要公主联姻和亲。
  可是,“那其他小国要联姻和亲,要进你的后宫,怎么办?”
  “我是那么随便的人?”宇文珲见穆钰兰认真的小模样就笑了,“你的动作倒是不小,不少人误会你给我选女人,以后你倒是能得个贤名。”
  穆钰兰却是叹了口气,“到时候得多少人骂死我?不过无所谓,连自己的男人都守不住,要贤名又有什么用。”
  “说话也没个忌讳。”宇文珲点了点她的唇,“以后少把死字挂在嘴边,记住了没?”“记住了记住了!”穆钰兰也不敢记不住,以后的忌讳只会越来越多,“不过有件事得让古忠帮下忙,我和三姨三姨夫谈过,如果能让壮壮读书也是好事,只不过壮壮不小了,和同龄的孩子比,岂不有点晚,
  你看,能不能想点办法?”
  长京显贵人家的孩子,四岁半开始启蒙,可是现在罗壮已经快六岁了,一年虽不长,但是对于连认字机会都没有的村里孩子,就是差太多了,
  宇文珲没直接答应,反而笑着问道,“你还是在打严侍郎的主意?他就那么出色,让你怎么也忘不了?”“他再出色,哪有你出色?”穆钰兰的反应倒是快,明知道他是在开玩笑,可她总是本能的认真对待,“你要知道,我就这一个妹妹,年年还小不懂事,我做姐姐的总不能也装作不懂吧?你做姐夫的,不能不
  管。”
  “严侍郎的确是个好的。”宇文珲琢磨了一下,小声对穆钰兰耳语道,“我有个办法,保证水到渠成!”
  片刻过后,穆钰兰不是特别赞同的道,“会不会大发了?这样一来,严侍郎受的委屈可就大了。”
  “不狠一点,怎会得到你想要的结果?”
  穆钰兰犹豫再犹豫,“那就……按你说的办,不过也别太狠了,明明是好事,你还要人受罪,多不好。”
  “放心吧。”
  其实这件事对宇文珲来讲是小事,大不了就直接赐婚,圣命难为。
  可他的钰兰这次这么积极的想做红娘,他也得配合不是。
  至于张姑娘,十八岁还没嫁人,在凌国的确少见,能拖到这个岁数的,多半都是权贵人家,比如十皇子妃就是一拖再拖,导致她比十皇子还大一岁呢。
  所以这里面有蹊跷,既然严侍郎是穆钰兰看上的,宇文珲也不能一点都不管。
  只再一次夜深人静的时候,古林徘徊在宇文珲和穆钰兰房门外,如今才能深刻体会到曾经古忠最烦恼的事情。
  敲门吧,怕打扰主子和王妃休息,不敲门吧,他还有要事禀报,真是纠结!
  “你要是真有要紧的事儿,就敲门。”守夜的魏紫月好心提醒道,“以前古忠在的时候,若是要紧事,王爷不会怪罪的。”
  “真的?”
  魏紫月确定的点点头,“真的,我们都遇着好几回了,当然了,如果你的事儿不是顶要紧,你就得小心了。”
  古林想了想,小声问道,“皇帝的事儿,算不算紧急?”
  “……冷宫里的那个?”
  古林点头。
  魏紫月指着门,“那你还不敲?”
  “……”当当当!
  魏紫月急了,压低了声音,“你小点声!”王爷讨厌他们半夜有事,是怕打扰王妃休息,你敲门敲那么大声,是怕主子不生气是吧?
  古林后知后觉自己敲门也敲错了,可是里面已经有了动静,而后便是宇文珲开门出来,“怎么了?”
  “主子,宫里传来消息,情况紧急。”
  果然宇文珲很是不耐烦的道,“什么事是古忠解决不了的?”“是皇帝,皇帝怕是不成了。”古林低着头,“宫里传话出来,说一个时辰前,柔嫔发了疯似的,拿碗砸了皇帝,皇帝现下昏迷不醒,又不敢叫御医,问问主子您的意思。”
  正文 第420章 看到你还活着
  宇文珲向外走了几步到院子里,沉默了好一会儿,脑子里想的却是,他会死么?怎么可能让他死了解脱呢?
  “我现在就进宫!把老先生也叫上!”宇文珲还没打算让皇帝死,死是多么容易的事儿?
  “是!”
  又走了几步的宇文珲回头,“若是王妃问起,就说我进宫一趟,没什么大事,你们好好伺候着。”
  魏紫月半点不敢懈怠,“是!”
  其实古林敲门的时候,穆钰兰就醒了,以为只说完了事儿就好,结果却是皇帝的消息。
  怎么形容呢?穆钰兰其实挺讨厌皇帝的,不仅仅因为他不是个好父亲好儿子好兄弟,更因为他不是个好皇帝。
  尤其宇文珲对皇帝还有那么深的恨意,她只会更加厌恶。
  穆钰兰好奇的是,皇帝是否会幡然醒悟?虽然这个可能性不大,但是如果皇帝说他错了,最起码宇文珲心里会好受一些。
  “王妃您醒了?”魏紫月进来查看的时候,就发现穆钰兰坐在床上抱着枕头,“王妃要不要喝水?”
  穆钰兰摇了摇头,“不用了,我都听见了,我就想一个人静静,不用管我。”
  夜还漫长,也不知道他进宫会怎样,希望一切都顺利。
  宇文珲到冷宫的时候,皇帝还在昏迷,老者心惊了一下,还是淡定的上前诊治。
  “王爷,他的病情不容乐观,就算是吊着命,一年已是最大期限。”
  “一年?也够了。”宇文珲若无其事的道,“我要的,是能活一天算一天,明白么?”
  老者微顿,声音仍旧很平静,“草民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