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想着为了能够早日逃离这个火坑,连这些平日里享受着优待的“狗腿子”们竟也甘愿搬进这间朝北背阴的寝室里,且还睡在最冷的门边上,阿愁想想都要替这些孩子感觉心酸。
只是,她的同情没能维持多久,就变成了她也跟着急切巴望着自己什么时候能够逃离这座牢笼了。因为,没了三个小伙伴的守望相助后,变得形单影只的她,很快就沦为那四个新搬来的“狗腿子”们共同的使唤丫头……
转眼到了腊月。
进了腊月后,慈幼院里的孩子们心里眼里就只巴望着一件事:腊八粥。
原来,照例俗,腊八这一天,所有的佛堂庵院,以及那些积善人家,都会对外布施腊八粥。而慈善局里这些老弱病残们,便成了当仁不让的布施对象。
据那些和胖丫一样,在慈幼院里呆了经年的孩子们介绍,腊八这一天,广陵城门外都会搭起长长的施粥棚子,而他们则会排好队,由“狗腿子”们领着于那施粥棚前挨着接受布施。据说这是一年当中,唯一一个可以任由他们放开肚皮吃到撑,而不会被掌院和管院们管束的日子。
做着秋阳时,阿愁其实很不喜欢吃这种杂七杂八的杂粮粥,如今被饿得两眼发绿的她,则也跟慈幼院里的孩子们一样,忍不住咽着口水巴望起那香喷喷的“腊八节”来。
只是,叫她没想到的是,她竟没能吃到这一顿腊八粥。
腊月初八那天,因为他们要出去吃腊八粥,掌院便省下了他们的早饭。当饿得前心贴后背的阿愁带着满腹的期望,和同样兴奋着的小伙伴们排好队形,正要出发时,却是忽然跑过来一个“狗腿子”,对阿愁宣称,鲍大娘叫她。
若是掌院来叫人,倒有一半的可能是有人来相看养子养娘的;管院娘子叫人,则十有八-九是逮到她犯了什么错,这是要挨罚了。
阿秀正幸灾乐祸地嘲着阿愁时,那“狗腿子”则冷笑着又点了她的名。
顿时,阿秀的脸色也变了。
二人磨磨蹭蹭来到前厅,就只见老龅牙正端着个架式,坐在上首装模作样地品着一盏茶。“狗腿子”桔子则阴着一张脸站在她的身后,怀里抱着只茶盘,显然是对老龅牙竟在这个紧要关头指派她活计,耽误她出去吃腊八粥的行为很是不满。
在老龅牙的对面,那客席上坐着一个年约三旬左右的妇人。
阿愁进门的头一眼,便看到这妇人头上梳得油光水滑的发髻。那扎束得紧紧的发式,看得阿愁忍不住替她的头皮一阵生疼。
妇人挺直着腰板,双手沉稳地交叠在膝上。她身上穿着一件亮闪闪的黑绸衣裳,那面料的质感不禁叫阿愁联想起苗族的亮布。硬而挺刮的衣料,衬得妇人的腰板更为板直,也叫人一眼就注意到她那张不苟言笑的面容。
这妇人生着一张容长脸型,肌肤白净,鼻梁上略有几点雀斑。脸上虽施了一层薄薄的香粉,却并没有点唇,也没有勾画眉眼。耳朵上饰着枚简洁的银丁香,发髻上插着的,也是一根朴素的银簪。
搜寻着原本那个阿愁的记忆,阿愁觉得,从这妇人的打扮来看,她应该是个寡妇。
就在阿愁偷偷打量着那个妇人时,那妇人也在默默观察着她和阿秀。
半晌,老龅牙才装腔作势地放下茶盏,对客座上的妇人笑道:“领养一事,本该掌院亲自过问才是。只因今儿是腊八节,再没想到城里那些有名望的人家,竟是从大王起,一家家都想着我们院里这些可怜的孩子们。因蒙着各方高义,我们掌院不得不一一登门道谢,所以此刻并不在院中。倒是怠慢了贵客。”
她假惺惺地冲着那妇人一欠身,抬手指着阿秀和阿愁道:“以贵客的要求,我觉得这两个孩子就极为合适,不知贵客意下如何。”
阿愁不由和阿秀对了个眼。她二人都再没想到,叫她们来,居然不是受罚,而是有人想要认养养娘的!
那妇人看起来并不是个多话的。她只沉默地打量着阿愁和阿秀,半晌,才站起身来,向鲍大娘问了声:“我可不可以……”
鲍大娘知道她这是想要就近看清楚阿愁和阿秀,便点了点头,道了声“请便”。
妇人走到阿愁和阿秀的面前,先是轮流把她二人的相貌身材打量了一遍,然后转到她俩的背后,却是不知道在看什么,半天也没有转到前面来。
阿愁到底是两世为人,只沉稳地站着,阿秀则忍不住悄悄侧了一下头,想往身后偷看过去。
片刻后,那妇人走到她二人面前,问着她俩道:“你俩这头发,都是自己梳的?”
阿秀抢着答道:“是。”
阿愁顿了顿,也跟着答了声“是”。
妇人点了点头,又问了她俩的年纪,会些什么,以及什么时候来慈幼院的,再问着之前的家人情况。
阿秀是三四岁时被人遗弃在慈善局侧门边上那只弃婴箱里的,身世倒没什么有疑问的地方,可阿愁就不同了。她犹豫了一下才答道:“不记得家人了。”
老龅牙听了,却是这才想起她那离奇的身世,便呵呵一笑,拿她那段经历当八卦宣扬了起来。
“这孩子,”她道,“就是那年官府从人贩子那里起获的几个孩子中的一个。因她家人一直没来把她领回去,如今她也算得是个无主的。”
妇人听了,眉头不由一皱,道:“若是我领了她,回头她家人又找来,这该如何算?”
“您且放心吧,”鲍大娘笑道,“因那案子牵连到汾阳公主府上,叫咱大唐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父母肯定也早听到消息了。若还想要她,只怕早像别人家里那样找来领了她回去,可直到至今都没人来领,那肯定就是不要了。想也是,经了人贩子的手,谁能说得这孩子没跟那些人学坏了?便是她品性没变,单只她是个姑娘家,又有谁能保证得了她的清白……”
老龅牙说得畅快,一时竟忘了眼前之人是位“买主”。等她看到那妇人以一种奇怪的眼神看向她,她才忽地反应过来,忙讪讪一笑,又改了口吻,道:“不过,这孩子的品行倒是没什么问题的,怎么说她在我们院里也养了两三年,若真有个什么不对,我们早看出来了。”又指着阿愁道:“这是个好孩子,又乖巧又听话。”顿了顿,指着阿秀又道:“这个也不错,身世清白,人也机灵。”
那妇人微蹙着眉尖一阵摇头,似对阿愁和阿秀都不满意的模样。
老龅牙心里不禁一阵后悔,暗怪自己嘴太快了些,忙补救道:“好叫贵客知道,朝廷早有规定,凡是被送进慈幼院和慈育院的孩子,便算是其生身父母遗弃了他们。将来不管这孩子被何人领养,跟其亲生父母亲族都再无关系。即便是那亲生父母找来,官府也要追问他们一个遗弃之罪的。贵客尽管放心。”
老龅牙殷切地盯着那妇人时,妇人则缓慢地摇了摇头,围着阿愁和阿秀又转了一圈,然后拿起二人的手看了看,又叹了口气,道:“再没别的人了吗?”
老龅牙一挑那淡眉,带着种轻蔑之色,笑道:“娘子若肯再多出一些钱,倒也不是没什么人选的。可娘子只愿意出这点钱,就只能这两个了。”又指着阿愁道:“因这孩子身世上麻烦,倒是可以再往下便宜一些。”
妇人听了,立时在阿愁的面前站住,一边看着阿愁低垂的头顶,一边问道:“可以便宜多少?”
“八……五十文。”老龅牙道。
妇人微微一笑,头也不回地道:“正如大娘所说,这孩子经了贼人的手,品性如何叫人存疑,我只愿出八十文。行就行,不行就算了。”
“啊?!”老龅牙立时跳将起来,险些带翻了桌上的茶盏,“不行不行,”她把个脑袋摇成拨浪鼓一般,“这也忒便宜了!”
妇人整了整衣袖,转过身去,淡淡道:“既这样,那就算了吧。我原不过是去圣莲庵进香时,听那里的小师傅说起你们这里,才临时起了这么个念头的。既然两方说不拢,这件事就这么着吧,原也不过是我一时的异想天开。”又客客气气地冲着鲍大娘行了个礼,道了声“叨扰”,竟转身就要走人。
“哎哎哎,”老龅牙赶紧一阵叫唤。见那妇人在门边上站住,她一跺脚,叹道:“我们院里的女孩儿,可再没这么低的价了。掌院回来非要埋怨我不可。”
“可是,”妇人拿眼尾一扫阿愁,带着一脸嫌弃道:“只冲着这孩子的身世,除非你们瞒着,只怕也没人家敢要。”
老龅牙知道她说的是实情。且依着往年的旧例,过了腊八之后,各家各户就都忙着过大年了,只怕再没什么人有那个心思来慈幼院里领孩子。想着今年还差着的名额,老龅牙略一沉思,便作势又是一跺脚,道:“得,今儿是腊八,只当是你跟她于佛祖前有这缘分,我背了掌院的骂,也替你们做了这主吧。”
说着,叫桔子拿过笔墨,又翻出阿愁的户籍纸,扭头问着那妇人,“还不知道贵客姓氏,落籍于哪一行当?”
妇人默默一笑,转过身来答道:“免贵姓莫。我乃是个女户,做着梳头的行当。”又看着阿愁道:“这孩子领回去,将来是要接了我的衣钵,替我养老的。”
于是,以八十块麦芽糖的价,阿愁从此以后有了姓,姓莫,叫莫愁。
莫愁莫愁,万事不愁——这般一改,她那不怎么吉利的名字倒是变了个意味。
只是,依着大唐的律法,除非将来她嫁人改换门户,否则她这一辈子便只能是那下九流里专门给人梳头的梳头娘子了。
第十五章·女户
在阿愁的户籍纸上按了手印后,那位莫娘子竟也跟那领了吉祥回去的郑娘子一样,只说她今儿没带足钱,要明儿才来领阿愁回去。
不过显然和那郑娘子的推诿之词不同,她说的是实话。当老龅牙学着掌院的口吻,半带暗示半威胁地说着慈幼院那“概不退换”的规矩后,莫娘子听出了她话里的不信任,便很不高兴地从腰间掏出一枚石刻印章递了过去,道:“请看,这是玉栉社的印信。管院便是信不过我,总该信得过宜嘉夫人和玉栉社吧?”
老龅牙听了,都没有接过那印章就立时改了态度,起身对莫娘子欠身笑道:“再没想到,贵客竟是玉栉社的一员。若是这样,便再没什么问题了。”之后又回身吩咐阿愁送那莫娘子出去。
在前面引着莫娘子出去时,阿愁以为那位莫娘子应该会找着机会跟她说上两句话,或者问她一些什么问题的,却不想那位竟自始至终都是一言不发,最多只是以一种若有所思的神情瞟她一眼,然后便又蹙起眉尖,想着她自己的心思了。
也亏得前世时秋阳奶奶就是个不爱说话的,阿愁倒不会因为这位莫娘子的沉默而感觉不安。等领着那莫娘子出了慈幼院的角门,莫娘子在台阶上站住,对阿愁道:“就到这里吧。”
阿愁乖乖站住。
莫娘子下了两级台阶后,似想起什么,便于台阶中段站住,回头对阿愁吩咐道:“我不喜欢人误时,明儿辰正我准到,一到就走。你别耽误了我。”见阿愁点了头,她这才提着一只褐色布袋子,从慈善局的侧门出去了。
因对门就是惠明寺,所以阿愁倒是认得,那褐色的袋子正是香客们进香时专用的香袋。
这东西不禁叫阿愁想起这位莫娘子刚才跟老龅牙讨价还价时,说她只是在去圣莲庵上香的途中突然心血来潮,才决定领个孩子的话来。
依着眼前的种种迹象,看着倒像真是这样的——直到后来阿愁才知道,莫娘子不仅讨厌别人不守时,且还最恨“撒谎”二字,甚至便是为了生意需要,有时候需要她圆滑以对,她也宁愿不做那笔生意,都不肯说一句违心之词。
而,一想到这位莫娘子是受着圣莲庵的启示才来领养个孩子的,阿愁脑海里莫名就闪过圆一师太那双仿佛洞烛一切般的目光……
她蓦地抖了抖肩,见已经看不到莫娘子的背影了,便转身回了厅上。
她回到厅上时,老龅牙已经回家去了,厅上只桔子和阿秀两个在。
那桔子正坐在老龅牙坐过的位置上,喝着她喝剩下的茶。阿秀则不客气地喝着莫娘子的那一盏。见她进来,二人同时冲她翻了个白眼儿。一个道:“哟,阿愁姑娘这是终于有家主了,再不是没人要的了,可喜可贺呀!”另一个冷笑道:“那也得看明儿人家会不会来领人呢!不定人家宁愿吃官司,也不肯要个贼窝里出来的小贼偷。”
虽然阿愁还是原来的那个阿愁,可她又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阿愁了。这等原本会让她掉眼泪的话,如今只叫她看着那二人眨巴了一下眼,便转身打算出去。
“你去哪儿?”阿秀立时问道。
阿愁道:“今儿大概是没午饭了。我打算去对面惠明寺看看,看还能不能领到一碗腊八粥,不然只怕我们这一天都只能饿着了。”
她这般一说,才叫那两个喝了一肚子酸醋的想起眼前的生计来。阿秀立马跳将起来,指着她怒道:“都怪你!如今只你一个得了好处,偏还叫我和桔子姐姐陪你饿上一天!”
阿愁一听就挑了眉头,笑弯起一双细眯眼,对阿秀道:“这你可怪不到我身上,又不是我叫你来厅上的。而且,那位娘子要选谁,也不是我能做主的。你找我的麻烦就有些莫名其妙了。”
目不识丁的阿秀根本就听不懂“莫名其妙”这四个字,却因着这几个字叫她想起被领走了的丽娘等人,又想着过了今儿,只怕下一次再有机会,就该是明年的事了,她不禁一阵又气又恨,便骂了一声“小娘养的”,低头就冲着阿愁撞了过去。
阿愁仗着人小体轻,在堂上一阵四处奔跑躲闪,却不想桔子忽然横出一步,一把抓住她,冲她阴笑道:“叫你跑!”
阿愁不想挨打,便大声叫道:“我已经落了户,你们今儿打我,明儿我就告诉莫娘子去,只说我被你们打坏了,叫她退了我。看明儿掌院和鲍大娘知道了会罚谁!”
桔子听了一愣,赶紧松了手,又反手拦下阿秀,回头对着阿愁冷笑道:“果然是有了家主,说话也硬气了。你当你是得了佛祖的庇佑,落了个好户籍呢。呸!不过是个女户,还是个梳头的下九流,比那娼门里也好不了多少!什么叫女户?家里没男人撑着,什么猫啊狗的都能上门欺负一二,那就是女户……”
她话还没说完,阿秀就从她身后探出头来,接着她的话道:“姐姐说得也忒客气了!不客气的说,明着说是女户,暗地里还不知道是做什么的呢!我可听说,女户里头十户倒有八户是做着暗门子生意的,不定那人就是!你当你得了个什么好去处,不过是要了你去做暗娼,见不得人不说,还得以替人梳头打掩护,明儿被官府查到,你和你那养母就是扒光了上木驴子示众的烂货!”
慈幼院里的孩子从来没有被人认真教养过,且又常年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因此一个个都于市井间学了一口精彩纷呈的脏话。而不管是以前的阿愁,还是以前的秋阳,却都不擅长跟人吵架。小时候的秋阳,因为从小没有父母,奶奶又是个严厉的,叫她受了欺负也不敢回家告诉家长,只能举着个拳头硬撑着跟人干仗。直到后来她身边有了个口条利索的秦川,才不需要她再靠着拳头说话。如今忽然被人兜头骂了这么难听的脏话,她和以前每次跟人冲突时一样,半天都没能反应过来,只那么目瞪口呆地看着阿秀。
阿秀则以为她是被她所描绘的前景给吓着了,不禁更加绘声绘色地描述起将来她那养母会如何逼着她去接客等等细节来。
那些污秽不堪的话,不由令阿愁皱起眉。她虽有心还像小时候那样拿拳头解决问题,可看看比自己高出半个头的阿秀,她只得歇了这个念头。半晌,她才深吸了一口气,对阿秀冷笑道:“我听说,你是三四岁的时候被人扔进弃婴箱的,之后就一直在慈幼院里。可你怎么对暗门子里面的事知道得这么清楚?难道是你小时候亲眼见过?!”
她这拐着弯骂人的话叫阿秀愣了一愣才听明白,不由尖叫一声,扑过去又要撕打她。
阿愁赶紧爬上椅子,作势去推案几上陈设的一只大花瓶,冲那看着热闹着桔子喝道:“还不快拦住她!不然我摔了这花瓶,叫掌院和老龅牙找你算账!”
桔子怕她真摔了花瓶叫自己担了失职之罪,这才跑过去抱住阿秀,又扭头看着阿愁冷笑道:“你且让她狂去!左右不过是个梳头娘子,伺候人的玩意儿,一辈子就这样了。赶明儿你发达了,有什么仇报不得?!”
“姐姐这话才是正理儿。”阿愁笑盈盈地松了花瓶,又从椅子上面下来,看着依旧在桔子怀里挣扎个不停的阿秀笑道:“与其在这里嫉恨着我,倒不如学一学桔子姐姐,赶紧抱好了掌院和管院的大粗腿,不定下一次有什么好主家来挑人,掌院和管院会先紧着你往人前推呢。”
她这话,立时刺得桔子脸上的冷笑僵住了。
阿愁则施施然抬腿迈过堂前那高高的门槛,又回头看着桔子道:“其实有一句话,我早想跟姐姐说了,可姐姐总爱指使我替你干那些该你自己做的事,我也就懒得提醒姐姐了。如今我要走了,看在我们做了这些日子室友的份上,我这话也就不留着了。姐姐可知道,为什么那放羊的会把其他羊都给卖了,却独独不舍得卖掉那领头的头羊?姐姐好好想想这其中的道理吧。”
她看着门里的二人灿烂一笑,却是笑了个满室生辉,这才转身出了大堂。
*·*·*
因当初阿牛逃跑的事,叫如今的慈善局比以前多了好几道门禁,除非有掌院和管院的许可,或者是有那些“狗腿子”带着,否则慈幼院里的孩子是不许单独出门的。
阿愁原想借着桔子的身份混出门去,如今吵了这一架,她是再不可能混出去了。她害怕阿秀和桔子两个再找着她的麻烦,便忍着饿,顺着柴院里堆得高高的柴堆爬上屋脊,坐在屋顶上晒着太阳当起饱来。
从屋顶上向远处看去,只见眼前的屋宇一片鳞次栉比。显然这座广陵城颇为繁华。各个街区坊间,一条条纵横的水道,在深冬的阳光下闪着绸缎般的微光。
眼前的景物,看着倒颇有些像是她曾去旅游过的扬州古城,可究竟是不是,她却没个把握。
阿愁托着腮,坐在屋脊上,看着不远处那香烟缭绕的惠明寺一阵出神。
她一直想要弄明白她身处的世界,却一直找不着什么有用的方法。掌院和管院是再不可能搭理她的,同院的那些孩子们除了知道他们是住在广陵城里,对广陵城外的世界竟都是一无所知,甚至连京城叫什么都没人能说得清。所以她想着,她出去后的头一件事,就是打听一下这个世界的历史。至少她得知道自己身处的这个大唐,是不是她所知道的那个大唐——虽然其实就算知道了,于她也没什么实际的用处。
然后,其次她要打听清楚的事,就是这梳头娘子到底是做什么的。
以及,女户。
只是,她的同情没能维持多久,就变成了她也跟着急切巴望着自己什么时候能够逃离这座牢笼了。因为,没了三个小伙伴的守望相助后,变得形单影只的她,很快就沦为那四个新搬来的“狗腿子”们共同的使唤丫头……
转眼到了腊月。
进了腊月后,慈幼院里的孩子们心里眼里就只巴望着一件事:腊八粥。
原来,照例俗,腊八这一天,所有的佛堂庵院,以及那些积善人家,都会对外布施腊八粥。而慈善局里这些老弱病残们,便成了当仁不让的布施对象。
据那些和胖丫一样,在慈幼院里呆了经年的孩子们介绍,腊八这一天,广陵城门外都会搭起长长的施粥棚子,而他们则会排好队,由“狗腿子”们领着于那施粥棚前挨着接受布施。据说这是一年当中,唯一一个可以任由他们放开肚皮吃到撑,而不会被掌院和管院们管束的日子。
做着秋阳时,阿愁其实很不喜欢吃这种杂七杂八的杂粮粥,如今被饿得两眼发绿的她,则也跟慈幼院里的孩子们一样,忍不住咽着口水巴望起那香喷喷的“腊八节”来。
只是,叫她没想到的是,她竟没能吃到这一顿腊八粥。
腊月初八那天,因为他们要出去吃腊八粥,掌院便省下了他们的早饭。当饿得前心贴后背的阿愁带着满腹的期望,和同样兴奋着的小伙伴们排好队形,正要出发时,却是忽然跑过来一个“狗腿子”,对阿愁宣称,鲍大娘叫她。
若是掌院来叫人,倒有一半的可能是有人来相看养子养娘的;管院娘子叫人,则十有八-九是逮到她犯了什么错,这是要挨罚了。
阿秀正幸灾乐祸地嘲着阿愁时,那“狗腿子”则冷笑着又点了她的名。
顿时,阿秀的脸色也变了。
二人磨磨蹭蹭来到前厅,就只见老龅牙正端着个架式,坐在上首装模作样地品着一盏茶。“狗腿子”桔子则阴着一张脸站在她的身后,怀里抱着只茶盘,显然是对老龅牙竟在这个紧要关头指派她活计,耽误她出去吃腊八粥的行为很是不满。
在老龅牙的对面,那客席上坐着一个年约三旬左右的妇人。
阿愁进门的头一眼,便看到这妇人头上梳得油光水滑的发髻。那扎束得紧紧的发式,看得阿愁忍不住替她的头皮一阵生疼。
妇人挺直着腰板,双手沉稳地交叠在膝上。她身上穿着一件亮闪闪的黑绸衣裳,那面料的质感不禁叫阿愁联想起苗族的亮布。硬而挺刮的衣料,衬得妇人的腰板更为板直,也叫人一眼就注意到她那张不苟言笑的面容。
这妇人生着一张容长脸型,肌肤白净,鼻梁上略有几点雀斑。脸上虽施了一层薄薄的香粉,却并没有点唇,也没有勾画眉眼。耳朵上饰着枚简洁的银丁香,发髻上插着的,也是一根朴素的银簪。
搜寻着原本那个阿愁的记忆,阿愁觉得,从这妇人的打扮来看,她应该是个寡妇。
就在阿愁偷偷打量着那个妇人时,那妇人也在默默观察着她和阿秀。
半晌,老龅牙才装腔作势地放下茶盏,对客座上的妇人笑道:“领养一事,本该掌院亲自过问才是。只因今儿是腊八节,再没想到城里那些有名望的人家,竟是从大王起,一家家都想着我们院里这些可怜的孩子们。因蒙着各方高义,我们掌院不得不一一登门道谢,所以此刻并不在院中。倒是怠慢了贵客。”
她假惺惺地冲着那妇人一欠身,抬手指着阿秀和阿愁道:“以贵客的要求,我觉得这两个孩子就极为合适,不知贵客意下如何。”
阿愁不由和阿秀对了个眼。她二人都再没想到,叫她们来,居然不是受罚,而是有人想要认养养娘的!
那妇人看起来并不是个多话的。她只沉默地打量着阿愁和阿秀,半晌,才站起身来,向鲍大娘问了声:“我可不可以……”
鲍大娘知道她这是想要就近看清楚阿愁和阿秀,便点了点头,道了声“请便”。
妇人走到阿愁和阿秀的面前,先是轮流把她二人的相貌身材打量了一遍,然后转到她俩的背后,却是不知道在看什么,半天也没有转到前面来。
阿愁到底是两世为人,只沉稳地站着,阿秀则忍不住悄悄侧了一下头,想往身后偷看过去。
片刻后,那妇人走到她二人面前,问着她俩道:“你俩这头发,都是自己梳的?”
阿秀抢着答道:“是。”
阿愁顿了顿,也跟着答了声“是”。
妇人点了点头,又问了她俩的年纪,会些什么,以及什么时候来慈幼院的,再问着之前的家人情况。
阿秀是三四岁时被人遗弃在慈善局侧门边上那只弃婴箱里的,身世倒没什么有疑问的地方,可阿愁就不同了。她犹豫了一下才答道:“不记得家人了。”
老龅牙听了,却是这才想起她那离奇的身世,便呵呵一笑,拿她那段经历当八卦宣扬了起来。
“这孩子,”她道,“就是那年官府从人贩子那里起获的几个孩子中的一个。因她家人一直没来把她领回去,如今她也算得是个无主的。”
妇人听了,眉头不由一皱,道:“若是我领了她,回头她家人又找来,这该如何算?”
“您且放心吧,”鲍大娘笑道,“因那案子牵连到汾阳公主府上,叫咱大唐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父母肯定也早听到消息了。若还想要她,只怕早像别人家里那样找来领了她回去,可直到至今都没人来领,那肯定就是不要了。想也是,经了人贩子的手,谁能说得这孩子没跟那些人学坏了?便是她品性没变,单只她是个姑娘家,又有谁能保证得了她的清白……”
老龅牙说得畅快,一时竟忘了眼前之人是位“买主”。等她看到那妇人以一种奇怪的眼神看向她,她才忽地反应过来,忙讪讪一笑,又改了口吻,道:“不过,这孩子的品行倒是没什么问题的,怎么说她在我们院里也养了两三年,若真有个什么不对,我们早看出来了。”又指着阿愁道:“这是个好孩子,又乖巧又听话。”顿了顿,指着阿秀又道:“这个也不错,身世清白,人也机灵。”
那妇人微蹙着眉尖一阵摇头,似对阿愁和阿秀都不满意的模样。
老龅牙心里不禁一阵后悔,暗怪自己嘴太快了些,忙补救道:“好叫贵客知道,朝廷早有规定,凡是被送进慈幼院和慈育院的孩子,便算是其生身父母遗弃了他们。将来不管这孩子被何人领养,跟其亲生父母亲族都再无关系。即便是那亲生父母找来,官府也要追问他们一个遗弃之罪的。贵客尽管放心。”
老龅牙殷切地盯着那妇人时,妇人则缓慢地摇了摇头,围着阿愁和阿秀又转了一圈,然后拿起二人的手看了看,又叹了口气,道:“再没别的人了吗?”
老龅牙一挑那淡眉,带着种轻蔑之色,笑道:“娘子若肯再多出一些钱,倒也不是没什么人选的。可娘子只愿意出这点钱,就只能这两个了。”又指着阿愁道:“因这孩子身世上麻烦,倒是可以再往下便宜一些。”
妇人听了,立时在阿愁的面前站住,一边看着阿愁低垂的头顶,一边问道:“可以便宜多少?”
“八……五十文。”老龅牙道。
妇人微微一笑,头也不回地道:“正如大娘所说,这孩子经了贼人的手,品性如何叫人存疑,我只愿出八十文。行就行,不行就算了。”
“啊?!”老龅牙立时跳将起来,险些带翻了桌上的茶盏,“不行不行,”她把个脑袋摇成拨浪鼓一般,“这也忒便宜了!”
妇人整了整衣袖,转过身去,淡淡道:“既这样,那就算了吧。我原不过是去圣莲庵进香时,听那里的小师傅说起你们这里,才临时起了这么个念头的。既然两方说不拢,这件事就这么着吧,原也不过是我一时的异想天开。”又客客气气地冲着鲍大娘行了个礼,道了声“叨扰”,竟转身就要走人。
“哎哎哎,”老龅牙赶紧一阵叫唤。见那妇人在门边上站住,她一跺脚,叹道:“我们院里的女孩儿,可再没这么低的价了。掌院回来非要埋怨我不可。”
“可是,”妇人拿眼尾一扫阿愁,带着一脸嫌弃道:“只冲着这孩子的身世,除非你们瞒着,只怕也没人家敢要。”
老龅牙知道她说的是实情。且依着往年的旧例,过了腊八之后,各家各户就都忙着过大年了,只怕再没什么人有那个心思来慈幼院里领孩子。想着今年还差着的名额,老龅牙略一沉思,便作势又是一跺脚,道:“得,今儿是腊八,只当是你跟她于佛祖前有这缘分,我背了掌院的骂,也替你们做了这主吧。”
说着,叫桔子拿过笔墨,又翻出阿愁的户籍纸,扭头问着那妇人,“还不知道贵客姓氏,落籍于哪一行当?”
妇人默默一笑,转过身来答道:“免贵姓莫。我乃是个女户,做着梳头的行当。”又看着阿愁道:“这孩子领回去,将来是要接了我的衣钵,替我养老的。”
于是,以八十块麦芽糖的价,阿愁从此以后有了姓,姓莫,叫莫愁。
莫愁莫愁,万事不愁——这般一改,她那不怎么吉利的名字倒是变了个意味。
只是,依着大唐的律法,除非将来她嫁人改换门户,否则她这一辈子便只能是那下九流里专门给人梳头的梳头娘子了。
第十五章·女户
在阿愁的户籍纸上按了手印后,那位莫娘子竟也跟那领了吉祥回去的郑娘子一样,只说她今儿没带足钱,要明儿才来领阿愁回去。
不过显然和那郑娘子的推诿之词不同,她说的是实话。当老龅牙学着掌院的口吻,半带暗示半威胁地说着慈幼院那“概不退换”的规矩后,莫娘子听出了她话里的不信任,便很不高兴地从腰间掏出一枚石刻印章递了过去,道:“请看,这是玉栉社的印信。管院便是信不过我,总该信得过宜嘉夫人和玉栉社吧?”
老龅牙听了,都没有接过那印章就立时改了态度,起身对莫娘子欠身笑道:“再没想到,贵客竟是玉栉社的一员。若是这样,便再没什么问题了。”之后又回身吩咐阿愁送那莫娘子出去。
在前面引着莫娘子出去时,阿愁以为那位莫娘子应该会找着机会跟她说上两句话,或者问她一些什么问题的,却不想那位竟自始至终都是一言不发,最多只是以一种若有所思的神情瞟她一眼,然后便又蹙起眉尖,想着她自己的心思了。
也亏得前世时秋阳奶奶就是个不爱说话的,阿愁倒不会因为这位莫娘子的沉默而感觉不安。等领着那莫娘子出了慈幼院的角门,莫娘子在台阶上站住,对阿愁道:“就到这里吧。”
阿愁乖乖站住。
莫娘子下了两级台阶后,似想起什么,便于台阶中段站住,回头对阿愁吩咐道:“我不喜欢人误时,明儿辰正我准到,一到就走。你别耽误了我。”见阿愁点了头,她这才提着一只褐色布袋子,从慈善局的侧门出去了。
因对门就是惠明寺,所以阿愁倒是认得,那褐色的袋子正是香客们进香时专用的香袋。
这东西不禁叫阿愁想起这位莫娘子刚才跟老龅牙讨价还价时,说她只是在去圣莲庵上香的途中突然心血来潮,才决定领个孩子的话来。
依着眼前的种种迹象,看着倒像真是这样的——直到后来阿愁才知道,莫娘子不仅讨厌别人不守时,且还最恨“撒谎”二字,甚至便是为了生意需要,有时候需要她圆滑以对,她也宁愿不做那笔生意,都不肯说一句违心之词。
而,一想到这位莫娘子是受着圣莲庵的启示才来领养个孩子的,阿愁脑海里莫名就闪过圆一师太那双仿佛洞烛一切般的目光……
她蓦地抖了抖肩,见已经看不到莫娘子的背影了,便转身回了厅上。
她回到厅上时,老龅牙已经回家去了,厅上只桔子和阿秀两个在。
那桔子正坐在老龅牙坐过的位置上,喝着她喝剩下的茶。阿秀则不客气地喝着莫娘子的那一盏。见她进来,二人同时冲她翻了个白眼儿。一个道:“哟,阿愁姑娘这是终于有家主了,再不是没人要的了,可喜可贺呀!”另一个冷笑道:“那也得看明儿人家会不会来领人呢!不定人家宁愿吃官司,也不肯要个贼窝里出来的小贼偷。”
虽然阿愁还是原来的那个阿愁,可她又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阿愁了。这等原本会让她掉眼泪的话,如今只叫她看着那二人眨巴了一下眼,便转身打算出去。
“你去哪儿?”阿秀立时问道。
阿愁道:“今儿大概是没午饭了。我打算去对面惠明寺看看,看还能不能领到一碗腊八粥,不然只怕我们这一天都只能饿着了。”
她这般一说,才叫那两个喝了一肚子酸醋的想起眼前的生计来。阿秀立马跳将起来,指着她怒道:“都怪你!如今只你一个得了好处,偏还叫我和桔子姐姐陪你饿上一天!”
阿愁一听就挑了眉头,笑弯起一双细眯眼,对阿秀道:“这你可怪不到我身上,又不是我叫你来厅上的。而且,那位娘子要选谁,也不是我能做主的。你找我的麻烦就有些莫名其妙了。”
目不识丁的阿秀根本就听不懂“莫名其妙”这四个字,却因着这几个字叫她想起被领走了的丽娘等人,又想着过了今儿,只怕下一次再有机会,就该是明年的事了,她不禁一阵又气又恨,便骂了一声“小娘养的”,低头就冲着阿愁撞了过去。
阿愁仗着人小体轻,在堂上一阵四处奔跑躲闪,却不想桔子忽然横出一步,一把抓住她,冲她阴笑道:“叫你跑!”
阿愁不想挨打,便大声叫道:“我已经落了户,你们今儿打我,明儿我就告诉莫娘子去,只说我被你们打坏了,叫她退了我。看明儿掌院和鲍大娘知道了会罚谁!”
桔子听了一愣,赶紧松了手,又反手拦下阿秀,回头对着阿愁冷笑道:“果然是有了家主,说话也硬气了。你当你是得了佛祖的庇佑,落了个好户籍呢。呸!不过是个女户,还是个梳头的下九流,比那娼门里也好不了多少!什么叫女户?家里没男人撑着,什么猫啊狗的都能上门欺负一二,那就是女户……”
她话还没说完,阿秀就从她身后探出头来,接着她的话道:“姐姐说得也忒客气了!不客气的说,明着说是女户,暗地里还不知道是做什么的呢!我可听说,女户里头十户倒有八户是做着暗门子生意的,不定那人就是!你当你得了个什么好去处,不过是要了你去做暗娼,见不得人不说,还得以替人梳头打掩护,明儿被官府查到,你和你那养母就是扒光了上木驴子示众的烂货!”
慈幼院里的孩子从来没有被人认真教养过,且又常年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因此一个个都于市井间学了一口精彩纷呈的脏话。而不管是以前的阿愁,还是以前的秋阳,却都不擅长跟人吵架。小时候的秋阳,因为从小没有父母,奶奶又是个严厉的,叫她受了欺负也不敢回家告诉家长,只能举着个拳头硬撑着跟人干仗。直到后来她身边有了个口条利索的秦川,才不需要她再靠着拳头说话。如今忽然被人兜头骂了这么难听的脏话,她和以前每次跟人冲突时一样,半天都没能反应过来,只那么目瞪口呆地看着阿秀。
阿秀则以为她是被她所描绘的前景给吓着了,不禁更加绘声绘色地描述起将来她那养母会如何逼着她去接客等等细节来。
那些污秽不堪的话,不由令阿愁皱起眉。她虽有心还像小时候那样拿拳头解决问题,可看看比自己高出半个头的阿秀,她只得歇了这个念头。半晌,她才深吸了一口气,对阿秀冷笑道:“我听说,你是三四岁的时候被人扔进弃婴箱的,之后就一直在慈幼院里。可你怎么对暗门子里面的事知道得这么清楚?难道是你小时候亲眼见过?!”
她这拐着弯骂人的话叫阿秀愣了一愣才听明白,不由尖叫一声,扑过去又要撕打她。
阿愁赶紧爬上椅子,作势去推案几上陈设的一只大花瓶,冲那看着热闹着桔子喝道:“还不快拦住她!不然我摔了这花瓶,叫掌院和老龅牙找你算账!”
桔子怕她真摔了花瓶叫自己担了失职之罪,这才跑过去抱住阿秀,又扭头看着阿愁冷笑道:“你且让她狂去!左右不过是个梳头娘子,伺候人的玩意儿,一辈子就这样了。赶明儿你发达了,有什么仇报不得?!”
“姐姐这话才是正理儿。”阿愁笑盈盈地松了花瓶,又从椅子上面下来,看着依旧在桔子怀里挣扎个不停的阿秀笑道:“与其在这里嫉恨着我,倒不如学一学桔子姐姐,赶紧抱好了掌院和管院的大粗腿,不定下一次有什么好主家来挑人,掌院和管院会先紧着你往人前推呢。”
她这话,立时刺得桔子脸上的冷笑僵住了。
阿愁则施施然抬腿迈过堂前那高高的门槛,又回头看着桔子道:“其实有一句话,我早想跟姐姐说了,可姐姐总爱指使我替你干那些该你自己做的事,我也就懒得提醒姐姐了。如今我要走了,看在我们做了这些日子室友的份上,我这话也就不留着了。姐姐可知道,为什么那放羊的会把其他羊都给卖了,却独独不舍得卖掉那领头的头羊?姐姐好好想想这其中的道理吧。”
她看着门里的二人灿烂一笑,却是笑了个满室生辉,这才转身出了大堂。
*·*·*
因当初阿牛逃跑的事,叫如今的慈善局比以前多了好几道门禁,除非有掌院和管院的许可,或者是有那些“狗腿子”带着,否则慈幼院里的孩子是不许单独出门的。
阿愁原想借着桔子的身份混出门去,如今吵了这一架,她是再不可能混出去了。她害怕阿秀和桔子两个再找着她的麻烦,便忍着饿,顺着柴院里堆得高高的柴堆爬上屋脊,坐在屋顶上晒着太阳当起饱来。
从屋顶上向远处看去,只见眼前的屋宇一片鳞次栉比。显然这座广陵城颇为繁华。各个街区坊间,一条条纵横的水道,在深冬的阳光下闪着绸缎般的微光。
眼前的景物,看着倒颇有些像是她曾去旅游过的扬州古城,可究竟是不是,她却没个把握。
阿愁托着腮,坐在屋脊上,看着不远处那香烟缭绕的惠明寺一阵出神。
她一直想要弄明白她身处的世界,却一直找不着什么有用的方法。掌院和管院是再不可能搭理她的,同院的那些孩子们除了知道他们是住在广陵城里,对广陵城外的世界竟都是一无所知,甚至连京城叫什么都没人能说得清。所以她想着,她出去后的头一件事,就是打听一下这个世界的历史。至少她得知道自己身处的这个大唐,是不是她所知道的那个大唐——虽然其实就算知道了,于她也没什么实际的用处。
然后,其次她要打听清楚的事,就是这梳头娘子到底是做什么的。
以及,女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