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府
兰庭的目光落在了碟子里的山楂果上,心中沉甸甸的。
“去把夏妈妈叫来,我有事问她。”
碧釉应是,随即就掀帘出去叫了夏妈妈来。
等夏妈妈来了之后,兰庭摆了摆手,二婢心领会神,一齐退了出去。
“不知大小姐有何吩咐?”夏妈妈恭谨地等着主子问话。
兰庭也不客气,直接问起了这个章氏的详情。
夏妈妈先是一愣,随后与她说,本是连氏身边的贴身丫鬟,许给了侯府的一个曾经的管事,后来到外面去管铺子了。
后来那管事却在数九寒冬,掉进了冰窟窿,死了。
章氏在盛京冬月间生了个孩儿,却一落地就死了,哭了两宿,眼睛都快瞎了,说是这孩子小,连个坟墓都没法立。
为了避开这伤心处,索性收拾收拾包袱,跟着连氏去了扶桑,这才做了奶娘。
夏妈妈也看见了,宛华堂那边送来的山楂,摆着倒也好看,说:“章氏在扶桑的时候,一直不离身照顾咱们夫人,为人厚道,脾气又极好,哄了小姐到四五岁的时候,由家里人赎身接了回去,年年使兄弟送一些瓜果蔬菜,来孝敬咱们府上。”
“她就没有再嫁吗,倒也是可怜。”兰庭听着,这章奶娘也是凄惨。
夏妈妈对这府里的事,也算是知根知底,扶着膝说:“谁说不是呢,那时候她也正年轻,可这就是孤家寡人的命,和人家定亲后,那男人没多久就去了。”
也就是说,至今都没有再嫁人。
兰庭撇去茶碗里的沫子,继续问:“这个章奶娘对谢如意很好?”
“是,”夏妈妈似乎想起了什么,又朝兰庭笑了笑:“这话说出来,您也别见怪,这人啊,信佛信道的多了去,她呢,不知道怎么,就觉得这您,是她那死去的孩子投的胎。”
移情啊,兰庭听明白了,这倒也无可厚非,民间也有不少人家如此,自己痛失孩子后,对同样年龄大小的孩子越发的亲近。
更何况,兰庭出生的时日,离她夭折的孩子不久。
“这样啊。”兰庭抵着下颌,若有所思。
夏妈妈不无感慨道:“是啊,朱嬷嬷和章氏对太太可真是寸步不离,”
窗户外面传来了小丫鬟打冰挂的轻笑声,夏妈妈的语声顿了顿,碧釉出去喝令她们安静些,兰庭趁机问道:“寸步不离?”
“是啊,大小姐,您莫不是想要问当年的事?”这大小姐一句跟一句的问,夏妈妈渐渐也琢磨出味道来了,这是怀疑当年的事不简单。
“对啊。”兰庭没有否认。
夏妈妈一边说,一边转动眼睛,细细回忆道:“章氏您可能问不出来,当初因为她才没了孩子,夫人虽然让她伺候,但生了您的日子,侯爷就没让她沾过手,她也一直没出过门。”
也就是说,从兰庭出生后,章氏基本没有接触到她的机会。
“好,我知道了。”兰庭原本想着,兴许是这些下人做的手脚,也怀疑章氏的嫌疑,现在听来,却不可能,不过是几个下人,听连氏说与自己一般的孩子,却是在盛京就死了的。
并非她多疑,而是万事不可当巧合。
当然她也看得出,夏妈妈没有理由,去为一个已经出府的下人开脱。
她看得出,夏妈妈没有撒谎,都是实话。
兰庭坐直了身子,将手中的茶瓯随手放下,问了最后一句:“章氏如今是住在何处?”
夏妈妈细细思索道:“咱们夫人心好,在福临街有个陪嫁的院子,让章氏在那养老,她一般只有冬天才会去住。”
兰庭听了,也不多说什么,只暗自记下。
过了晌午,兰庭用过饭,正躺在暖阁里喝茶消食。
连氏忽然叫人送来一盆栀子花来给她,看着颇为讨喜,花瓣雪白,绵柔娇嫩,满室盈香。
来送花的丫鬟说:“夫人说,上次大小姐说不喜欢茶花,这栀子花看着雅致可爱,大小姐看看可还喜欢?”
“代我说多谢母亲了,我很喜欢。”兰庭既惊又喜,浅褐色的眼中散发出明媚的光彩,让身后的丫鬟接了过去,笑意疏朗:“这是如何来的,养的这样好。”
侯府是没有养栀子花的,她知道。
丫鬟见讨了大小姐高兴,心里也喜气,口齿清晰道:“这花是特地送来的贺礼,是听说咱们府里的小姐得而复失,送来贺喜的。”这种时节,能以鲜花为礼的人家定然不简单。
兰庭心里稍动,不动声色地问道:“这是谁家送来的,倒是金贵。”
丫鬟这才露出一点茫然来,如实回答:“倒也不清楚是什么人家了,今日打理的时候忽然发现的,许是忙得弄乱了。”
“噢,我知道了,你回吧。”兰庭这才打发了人去。
送花的丫鬟临走的时候,红霜抓了一把赏钱给她,这大冷天的,送一趟东西不容易,碧釉回头,只瞧见小姐碰了碰盆中的栀子花,会心一笑,低声絮语道:“他倒是厉害了。”
至于是谁,她们不敢问,小姐也不曾说。
只是接下来的半天里,大小姐都捧着这花看个不停,好看是好看,闻也是好闻,就是不知道为何小姐这么高兴,看着这花笑得比平日真切的多。
夏妈妈进来的时候,都以为大小姐是魔怔了。
三日后,大雪初霁,天空终于放了晴,金色的暖阳普照多日来絪缊的天地,照耀着厚厚的积雪层层,檐下如同下雨一般,化掉的雪水滴滴答答地往下流淌。
至于谢明茵要养猫这件事,谢兰庭原是没当真的,觉得她只是心血来潮,过一阵子就失了兴致。
但人就是这样,得不到的话,无论多长时间都会念念不忘。
“长姐,长姐。”
兰庭正在房间里临着窗练字,就听外面传来谢明茵清脆的声音,一大清早就到了信芳堂,着急忙慌地催着她出门。
“长姐,今日是出门的好日子,咱们快去聘狸奴呀,我都和礼部侍郎家的刘小姐说好了,她家老宅正有一窝猫儿,再不去,就都被旁人聘走了。”
谢明茵才十三岁,连氏断断是不肯放她一个人出门的,只好央着兰庭陪她一道去。
聘狸奴是有门道的,民间也讲究个养猫养狗要看花色,什么是吉利的,什么是不详的。
兰庭也在这府里待得有些闷,便应了谢明茵的意思,与她一同去母亲面前说此事,出门前都要先禀明父母,仆妇再去安排车马以及随行的下人。
她们到的时候,连氏正在让谢如意试一副头面,只好让人先收拾起来,等谢兰庭与谢明茵进来的时候,兰庭瞟见里间的帘子微微晃动,不过什么都没有说。
“既然已经约好了,也不好失约,你们姊妹二人一同去也好。”连氏瞥了兰庭一眼,随即话锋一转:“记住,切莫在人前失了礼数。”
兰庭才应了喏,转身就被亟不可待的谢明茵拉了出去,裙幅翩跹,露出了孩子气。
谢如意听着她们离开的声响,才面色怅然地从里面缓缓步出,抬眸去看欣慰不已的连氏,幽幽的说:“母亲,三妹妹是找长姐,她们一起出去了吗?”
连氏眼皮一颤,将谢如意拉过来,郑重地说:“如意,有娘在这呢。”
谢如意靠在连氏肩头,目光凝着谢兰庭用过的茶,热气未散,暗暗咬紧了唇瓣,手指攥住了连氏的衣袖。
虽说是天晴云散,但街上的人还是比较少的,倒是这天空纯净的像是没有一丝杂质,阳光也刺目得不可直视。
庆安侯府的马车里,谢明茵正舒服地靠在兰庭的肩上,闭着眼小憩,她早上活泼泼的,到了马车里,吃了两个桔子后,又昏昏欲睡起来。
兰庭本来打算推开叫醒她的,却见谢明茵的丫鬟坐在下面,朝她双手合十地作揖,小声呐呐地说:“三小姐坐马车总有些不适。”
谢明茵居然还晕马车……兰庭只好任由她继续靠着,也不知道该说她是娇气还是如何了。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她的眼皮从出府后,就跳个不停,心中也不平静。
怪哉。
此时此刻,福临街静谧的后尾巷里,两壁皆是高墙,常年不见阳光,积雪未化,檐下悬冰,褐色衣裳的男子扶着墙壁,一路跌跌撞撞的朝前面去。
最后到尽头时,眼前蓦然飘荡起一抹黑色衣角,顿时心下一片冰凉。
不用抬头,他都知道,自己无路可逃了。
“师兄,”圆领官袍的青年官员从兵差后走出来,负手而立,清直孤然,鹰隼般的目光审视着他,眼尾挑起一道褶皱,微微低首,嗓音温柔地威胁道:“你将人交出来,我放你一马,你也好让我回去对殿下有个交代。”
“薛珩,你别忘了你的师门,”男子深吸了一口气后,反手锁住身后的兵刃,疾声厉色道:“你跟随定王,只是死路一条。”
“这些并不相干。”薛珩闻言,眉眼生厌,单手解下了黑色斗篷,并不正眼看他,旋指握紧了刀柄,满是居高临下的姿态:“师兄,各为其主,你若是选择归顺,咱们便是同袍,有话好说。”
“早知你是以权谋私的小人,合不该引荐……不用废话了,动手吧!”褐衣男子不耐道,率然抬手,与薛珩持刀相向。
“好罢,我知,你不会背叛老师和废太子的。”薛珩带着叹息的话音未落,骤然抬眸欺身而上,手中横刀出鞘,毫不留情地朝对方狠狠杀去。
窄巷之中,一片刀光剑影,兵刃相击间,不时发出清脆“锵”声,映得白雪泛银光。
“去把夏妈妈叫来,我有事问她。”
碧釉应是,随即就掀帘出去叫了夏妈妈来。
等夏妈妈来了之后,兰庭摆了摆手,二婢心领会神,一齐退了出去。
“不知大小姐有何吩咐?”夏妈妈恭谨地等着主子问话。
兰庭也不客气,直接问起了这个章氏的详情。
夏妈妈先是一愣,随后与她说,本是连氏身边的贴身丫鬟,许给了侯府的一个曾经的管事,后来到外面去管铺子了。
后来那管事却在数九寒冬,掉进了冰窟窿,死了。
章氏在盛京冬月间生了个孩儿,却一落地就死了,哭了两宿,眼睛都快瞎了,说是这孩子小,连个坟墓都没法立。
为了避开这伤心处,索性收拾收拾包袱,跟着连氏去了扶桑,这才做了奶娘。
夏妈妈也看见了,宛华堂那边送来的山楂,摆着倒也好看,说:“章氏在扶桑的时候,一直不离身照顾咱们夫人,为人厚道,脾气又极好,哄了小姐到四五岁的时候,由家里人赎身接了回去,年年使兄弟送一些瓜果蔬菜,来孝敬咱们府上。”
“她就没有再嫁吗,倒也是可怜。”兰庭听着,这章奶娘也是凄惨。
夏妈妈对这府里的事,也算是知根知底,扶着膝说:“谁说不是呢,那时候她也正年轻,可这就是孤家寡人的命,和人家定亲后,那男人没多久就去了。”
也就是说,至今都没有再嫁人。
兰庭撇去茶碗里的沫子,继续问:“这个章奶娘对谢如意很好?”
“是,”夏妈妈似乎想起了什么,又朝兰庭笑了笑:“这话说出来,您也别见怪,这人啊,信佛信道的多了去,她呢,不知道怎么,就觉得这您,是她那死去的孩子投的胎。”
移情啊,兰庭听明白了,这倒也无可厚非,民间也有不少人家如此,自己痛失孩子后,对同样年龄大小的孩子越发的亲近。
更何况,兰庭出生的时日,离她夭折的孩子不久。
“这样啊。”兰庭抵着下颌,若有所思。
夏妈妈不无感慨道:“是啊,朱嬷嬷和章氏对太太可真是寸步不离,”
窗户外面传来了小丫鬟打冰挂的轻笑声,夏妈妈的语声顿了顿,碧釉出去喝令她们安静些,兰庭趁机问道:“寸步不离?”
“是啊,大小姐,您莫不是想要问当年的事?”这大小姐一句跟一句的问,夏妈妈渐渐也琢磨出味道来了,这是怀疑当年的事不简单。
“对啊。”兰庭没有否认。
夏妈妈一边说,一边转动眼睛,细细回忆道:“章氏您可能问不出来,当初因为她才没了孩子,夫人虽然让她伺候,但生了您的日子,侯爷就没让她沾过手,她也一直没出过门。”
也就是说,从兰庭出生后,章氏基本没有接触到她的机会。
“好,我知道了。”兰庭原本想着,兴许是这些下人做的手脚,也怀疑章氏的嫌疑,现在听来,却不可能,不过是几个下人,听连氏说与自己一般的孩子,却是在盛京就死了的。
并非她多疑,而是万事不可当巧合。
当然她也看得出,夏妈妈没有理由,去为一个已经出府的下人开脱。
她看得出,夏妈妈没有撒谎,都是实话。
兰庭坐直了身子,将手中的茶瓯随手放下,问了最后一句:“章氏如今是住在何处?”
夏妈妈细细思索道:“咱们夫人心好,在福临街有个陪嫁的院子,让章氏在那养老,她一般只有冬天才会去住。”
兰庭听了,也不多说什么,只暗自记下。
过了晌午,兰庭用过饭,正躺在暖阁里喝茶消食。
连氏忽然叫人送来一盆栀子花来给她,看着颇为讨喜,花瓣雪白,绵柔娇嫩,满室盈香。
来送花的丫鬟说:“夫人说,上次大小姐说不喜欢茶花,这栀子花看着雅致可爱,大小姐看看可还喜欢?”
“代我说多谢母亲了,我很喜欢。”兰庭既惊又喜,浅褐色的眼中散发出明媚的光彩,让身后的丫鬟接了过去,笑意疏朗:“这是如何来的,养的这样好。”
侯府是没有养栀子花的,她知道。
丫鬟见讨了大小姐高兴,心里也喜气,口齿清晰道:“这花是特地送来的贺礼,是听说咱们府里的小姐得而复失,送来贺喜的。”这种时节,能以鲜花为礼的人家定然不简单。
兰庭心里稍动,不动声色地问道:“这是谁家送来的,倒是金贵。”
丫鬟这才露出一点茫然来,如实回答:“倒也不清楚是什么人家了,今日打理的时候忽然发现的,许是忙得弄乱了。”
“噢,我知道了,你回吧。”兰庭这才打发了人去。
送花的丫鬟临走的时候,红霜抓了一把赏钱给她,这大冷天的,送一趟东西不容易,碧釉回头,只瞧见小姐碰了碰盆中的栀子花,会心一笑,低声絮语道:“他倒是厉害了。”
至于是谁,她们不敢问,小姐也不曾说。
只是接下来的半天里,大小姐都捧着这花看个不停,好看是好看,闻也是好闻,就是不知道为何小姐这么高兴,看着这花笑得比平日真切的多。
夏妈妈进来的时候,都以为大小姐是魔怔了。
三日后,大雪初霁,天空终于放了晴,金色的暖阳普照多日来絪缊的天地,照耀着厚厚的积雪层层,檐下如同下雨一般,化掉的雪水滴滴答答地往下流淌。
至于谢明茵要养猫这件事,谢兰庭原是没当真的,觉得她只是心血来潮,过一阵子就失了兴致。
但人就是这样,得不到的话,无论多长时间都会念念不忘。
“长姐,长姐。”
兰庭正在房间里临着窗练字,就听外面传来谢明茵清脆的声音,一大清早就到了信芳堂,着急忙慌地催着她出门。
“长姐,今日是出门的好日子,咱们快去聘狸奴呀,我都和礼部侍郎家的刘小姐说好了,她家老宅正有一窝猫儿,再不去,就都被旁人聘走了。”
谢明茵才十三岁,连氏断断是不肯放她一个人出门的,只好央着兰庭陪她一道去。
聘狸奴是有门道的,民间也讲究个养猫养狗要看花色,什么是吉利的,什么是不详的。
兰庭也在这府里待得有些闷,便应了谢明茵的意思,与她一同去母亲面前说此事,出门前都要先禀明父母,仆妇再去安排车马以及随行的下人。
她们到的时候,连氏正在让谢如意试一副头面,只好让人先收拾起来,等谢兰庭与谢明茵进来的时候,兰庭瞟见里间的帘子微微晃动,不过什么都没有说。
“既然已经约好了,也不好失约,你们姊妹二人一同去也好。”连氏瞥了兰庭一眼,随即话锋一转:“记住,切莫在人前失了礼数。”
兰庭才应了喏,转身就被亟不可待的谢明茵拉了出去,裙幅翩跹,露出了孩子气。
谢如意听着她们离开的声响,才面色怅然地从里面缓缓步出,抬眸去看欣慰不已的连氏,幽幽的说:“母亲,三妹妹是找长姐,她们一起出去了吗?”
连氏眼皮一颤,将谢如意拉过来,郑重地说:“如意,有娘在这呢。”
谢如意靠在连氏肩头,目光凝着谢兰庭用过的茶,热气未散,暗暗咬紧了唇瓣,手指攥住了连氏的衣袖。
虽说是天晴云散,但街上的人还是比较少的,倒是这天空纯净的像是没有一丝杂质,阳光也刺目得不可直视。
庆安侯府的马车里,谢明茵正舒服地靠在兰庭的肩上,闭着眼小憩,她早上活泼泼的,到了马车里,吃了两个桔子后,又昏昏欲睡起来。
兰庭本来打算推开叫醒她的,却见谢明茵的丫鬟坐在下面,朝她双手合十地作揖,小声呐呐地说:“三小姐坐马车总有些不适。”
谢明茵居然还晕马车……兰庭只好任由她继续靠着,也不知道该说她是娇气还是如何了。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她的眼皮从出府后,就跳个不停,心中也不平静。
怪哉。
此时此刻,福临街静谧的后尾巷里,两壁皆是高墙,常年不见阳光,积雪未化,檐下悬冰,褐色衣裳的男子扶着墙壁,一路跌跌撞撞的朝前面去。
最后到尽头时,眼前蓦然飘荡起一抹黑色衣角,顿时心下一片冰凉。
不用抬头,他都知道,自己无路可逃了。
“师兄,”圆领官袍的青年官员从兵差后走出来,负手而立,清直孤然,鹰隼般的目光审视着他,眼尾挑起一道褶皱,微微低首,嗓音温柔地威胁道:“你将人交出来,我放你一马,你也好让我回去对殿下有个交代。”
“薛珩,你别忘了你的师门,”男子深吸了一口气后,反手锁住身后的兵刃,疾声厉色道:“你跟随定王,只是死路一条。”
“这些并不相干。”薛珩闻言,眉眼生厌,单手解下了黑色斗篷,并不正眼看他,旋指握紧了刀柄,满是居高临下的姿态:“师兄,各为其主,你若是选择归顺,咱们便是同袍,有话好说。”
“早知你是以权谋私的小人,合不该引荐……不用废话了,动手吧!”褐衣男子不耐道,率然抬手,与薛珩持刀相向。
“好罢,我知,你不会背叛老师和废太子的。”薛珩带着叹息的话音未落,骤然抬眸欺身而上,手中横刀出鞘,毫不留情地朝对方狠狠杀去。
窄巷之中,一片刀光剑影,兵刃相击间,不时发出清脆“锵”声,映得白雪泛银光。